約翰福音 18:1~14
18:1 耶穌說了這話,就同門徒出去,過了汲淪溪。在那裡有一個園子,他和門徒進去了。
18:2 賣耶穌的猶大也知道那地方,因為耶穌和門徒屢次上那裡去聚集。
18:3 猶大領了一隊兵,和祭司長並法利賽人的差役,拿著燈籠、火把、兵器,就來到園裡。
18:4 耶穌知道將要臨到自己的一切事,就出來對他們說:「你們找誰?」
18:5 他們回答說:「找拿撒勒人耶穌。」耶穌說:「我就是。」賣他的猶大也同他們站在那裡。
18:6 耶穌一說「我就是」,他們就退後倒在地上。
18:7 他又問他們說:「你們找誰?」他們說:「找拿撒勒人耶穌。」
18:8 耶穌說:「我已經告訴你們,我就是。你們若找我,就讓這些人去吧。」
18:9 這要應驗耶穌從前的話,說:「你所賜給我的人,我沒有失落一個。」
18:10 西門彼得帶著一把刀,就拔出來,將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,削掉他的右耳;那僕人名叫馬勒古。
18:11 耶穌就對彼得說:「收刀入鞘吧,我父所給我的那杯,我豈可不喝呢?」
18:12 那隊兵和千夫長,並猶太人的差役就拿住耶穌,把他捆綁了,
18:13 先帶到亞那面前,因為亞那是本年作大祭司該亞法的岳父。
18:14 這該亞法就是從前向猶太人發議論說「一個人替百姓死是有益的」那位。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約 18:6 耶穌一說「我就是」,他們就退後倒在地上。
18:11 耶穌就對彼得說:「收刀入鞘吧,我父所給我的那杯,我豈可不喝呢?」

 

3. 默想分享
經文背景:在舊約中,上帝呼召摩西,摩西問上帝的名字,上帝就在旋風中回答他「I AM WHO I AM」,中文聖經翻譯作「我是自有永有的」,其實原文就是「我是」。但是我們今天在聖經常用的是「耶和華」(Jehovah)第一次出現在創世記2:4,在整本舊約聖經中,「耶和華」共出現6,823次。但若去查考希伯來文聖經原文,就會發現神的名字乃是「Yahweh」(中文譯為「雅威」)而不是耶和華。Yahweh的字根意思是「hayah」意即「存在」或「成事」;因此,神的名字Yahweh意即「我是那我是」(I AM WHO I AM)。猶太人因「十誡」中有「不可妄稱你神的名」(出20:7)的誡命,所以在整本舊約聖經中,凡遇到神的名字處,均不標示母音,而祇寫四個子音字母,並予以大寫成為YHWH(此四字神名在神學上有一專有名辭,稱為Tetragrammaton)以示對神的尊崇。

(1)v5他們回答說:找拿撒勒人耶穌。耶穌說:「我就是。」、v8耶穌說:「我已經告訴你們,我就是。」祭司與法利賽人勾結猶大,合夥捉拿耶穌,要連夜審訊並趁早處死。耶穌二次回答來捉拿他的差役:「我是」。其實耶穌經常如此回答,但在猶太人中間都知道這是上帝在舊約中的自稱,對他們而言是「神聖不可侵犯」的名字。耶穌經常自稱「我是」,其實是在宣告自己就是上帝,只是他們不信,把耶穌當成是大逆不道。當耶穌在v5自稱:「我是」的時候,話語中帶著權柄,以致於捉拿的人反而退後倒在地上。我們就知道耶穌是主動自願被捉的,不是出於任何人意或仇敵的詭計,而是祂單單順服「天父的旨意」。

v10~11其實耶穌的11位門徒到目前都一直以為耶穌此次來耶路撒冷,是準備造反的,準備率領百姓奪回政權的,他們預計要幹一番大事,準備要來革命的。所以當耶穌正準備被抓拿之時,彼得這時候帶了一把刀,砍了大祭司的僕人馬勒古一刀,削掉他的右耳。耶穌卻對彼得說:「收刀入鞘吧,我父所給我的那杯,我豈可不喝呢?」,並復原了馬勒古的耳朵。彼得和其他門徒,甚至所有的世人都不明白一點,耶穌來到世上,的確是要來革命的,要來奪回政權的。只是耶穌的革命不是用刀,而是要流光自己的血。耶穌要奪回的政權不是政治上的政權,而是世人犯罪墮落之後失去的屬靈權柄。耶穌以無罪之身為罪人死,使「天上地下一切的權柄」,重新要歸還給耶穌。耶穌又把用命奪回來的屬靈權柄,將來要賞賜給一切「跟隨祂的門徒」,為要執行「使萬民作主門徒」的大使命。所以當耶穌自願被捉的時候,這時候門徒們的心情恐怕是相當複雜與害怕的,甚至就逃離了耶穌。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「我們爭戰的兵器不是屬血氣的」,而是「在聖靈裏面有能力」!基督一生的服事,都是印證了「在聖靈裏行事」的美好見證;如門徒如彼得,還未經歷聖靈造訪與更新,屬血氣的服事完全「成事不足、敗事有餘」。我們已經活在新約時代,就要謹防自己仍然活在老我與血氣之中說話行事,而要將自己不斷連結交託聖靈,讓聖靈來掌權治理,才能爭戰得勝,站立得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