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翰福音 5:1~18
5:1 這事以後,到了猶太人的一個節期,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。
5:2 在耶路撒冷,靠近羊門有一個池子,希伯來話叫作畢士大,旁邊有五個廊子;
5:3 裏面躺著瞎眼的、瘸腿的、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。(有古卷加:等候水動;
5:4 因為有天使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,水動之後,誰先下去,無論害甚麼病就痊癒了。)
5:5 在那裏有一個人,病了三十八年。
5:6 耶穌看見他躺著,知道他病了許久,就問他說:「你要痊癒嗎?」
5:7 病人回答說:「先生,水動的時候,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裏;我正去的時候,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。」
5:8 耶穌對他說:「起來,拿你的褥子走吧!」
5:9 那人立刻痊癒,就拿起褥子來走了。
5:10 那天是安息日,所以猶太人對那醫好的人說:「今天是安息日,你拿褥子是不可的。」
5:11 他卻回答說:「那使我痊癒的,對我說:『拿你的褥子走吧。』」
5:12 他們問他說:「對你說『拿褥子走』的是甚麼人?」
5:13 那醫好的人不知道是誰;因為那裏的人多,耶穌已經躲開了。
5:14 後來耶穌在殿裏遇見他,對他說:「你已經痊癒了,不要再犯罪,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。」
5:15 那人就去告訴猶太人,使他痊癒的是耶穌。
5:16 所以猶太人逼迫耶穌,因為他在安息日做了這事。
5:17 耶穌就對他們說:「我父做事直到如今,我也做事。」
5:18 所以猶太人越發想要殺他;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,並且稱 神為他的父,將自己和 神當作平等。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約 5:14 後來耶穌在殿裏遇見他,對他說:你已經痊癒了,不要再犯罪,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。
5:17 耶穌就對他們說:我父做事直到如今,我也做事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這事以後,就是耶穌醫好了大臣的兒子,然後來到耶路撒冷靠近羊門的「畢士大池」。畢士大的意思就是「恩典之家、憐憫之家」(house of mercy)。這裏好像是醫院一樣,充滿了許多絕望的群眾們,有「瞎眼的、瘸腿的、血氣枯乾的許多病人」,在等待一絲希望,卻又好像是更多的絕望。就是不知道何時會有天使攪動水?然後等水動之際剛好有人可以幫忙第一個搶先下水?接著就是這個傳說,到底是真的?有多少家人朋友可以一直在這裏陪伴這些絕望的人群?或者是反正在世上已經絕望,就在此好死不如賴活著,等待一絲微弱的盼望。v5有一個人,病了38年,什麼事都不能做,就是一直空等著,看起來活著也像是死了,人生毫無指望。我們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像他一樣,可能有的病得更久?聖經沒有寫,我們也不知道。

耶穌來找到這個病了38年的病人,問了一句好像是多餘的廢話:「你要痊癒嗎?」這裏有幾個難題,第一個,耶穌為什麼只選擇了這個人?為什麼沒有醫好所有的人?這裏我們似乎都沒有答案。「耶和華說: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;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。天怎樣高過地,照樣,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;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。」(賽55:8-9)如果我們看到接下來的經文,就會發現耶穌醫好的這個人,後來可能還是繼續犯罪,也好像沒有因為病好了,成為耶穌的門徒。我們不是神,但我們一定要相信神有祂自己的旨意,甚至耶穌也沒有自己的意思,而是看見父所做的,子也照樣做。在聖經中我們要學習的功課,就是我們盡我們的本分,但要把結果交託給神,凡事盼望,凡事相信、凡事忍耐,相信神的愛永不止息!

我們遇到的第二個難題,就是耶穌為什麼明知故問:「你要痊癒嗎?」對於一個已經絕望的人,耶穌這句話,可能主要是在挑起病人最後一點微弱的信心。病人並沒有說想要得醫治,而是指出環境的困難:「水動的時候,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裏;我正去的時候,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。」(v7)我覺得這句回答都不像是有信心。唯一的信心,就是他沒有把耶穌當作瘋子,還願意回覆耶穌的問話;他也沒有說出放棄的話:「我已經不想得醫治了」但就是這一點微弱的信心,他理會了耶穌,並且表達自己的無助無能,耶穌就醫好了他。只是我們會看到明天的經文,耶穌醫好了他的身體,但是人的心卻沒有跟著被醫好,還是被罪捆綁,這是何等的悲哀?經歷神的神蹟如果沒有帶領一個人真實的信靠主與得救,與神擦身而過,大概是最大的悲劇了。

v8「耶穌對他說:「起來,拿你的褥子走吧!那人立刻痊癒,就拿起褥子來走了。」這個病人很順服的聽了耶穌的話,沒有反駁,神蹟就在他聽了耶穌的話時,就得了醫治。只是他真的就走了,沒有問耶穌是誰?也沒聽見感謝的話,更重要的是他也沒有起來「跟隨耶穌」,而是回去過自己的生活了,甚至回到過去的罪中?我們來信耶穌的動機到底是什麼?是得著祝福解決問題,回去繼續過一個自我中心的生活方式?還是願意悔改,放棄一切的主權,重新過一個以神為中心,跟隨耶穌的新生命?

(2)v10~13猶太人在意的,竟然不是一個病了38年的病人怎麼能夠被醫好,而是他怎麼可以在安息日拿褥子走路。而這個病人直接把責任都推給耶穌:「「那使我痊癒的,對我說:『拿你的褥子走吧。』」,甚至當時都還不知道耶穌的名字,到後來知道了才回報給猶太人。這裏看見幾個重點:
一、猶太人完全扭曲了舊約「守安息日」的意義,經過宗教人士日積月累的加油添醋,用人的私意規定了許多外加的繁瑣條例,藉借上帝名義嚴格要求百姓遵守,變相的自以為義。安息日是上帝要百姓放下一切的工作,享受安息在神的懷抱當中,憑信心相信神會供應一切的所需。安息日是人不工作,因為是神在工作,神的工作就是保護、供應、施恩給信靠神的眾兒女們。守安息日,是讓人知道自己不是神,我們需要有休息的時間,去享受神、信靠神、愛神、感謝神。安息日最重要的意義,不是外面的「做什麼?不做什麼?」而是心裏面的「安息、信靠、享受、感謝、愛神」。猶太人把安息日變成宗教律法,把信仰變成宗教形式,外面有神,裏面沒有神。
二、難道一個人病得醫治,比不上守宗教形式的律法重要嗎?足見猶太人在信仰上已經墮落變成宗教徒,而不是活出愛的門徒。他們對人得醫治沒有感覺,卻對人不守宗教形式律法大加撻伐,到後來怪罪耶穌,甚至到最後還殺害了耶穌。一個人把宗教信到這種無知與瘋狂,就像耶穌曾對保羅說過的,我們已經變成是在逼迫耶穌,而不是在事奉神了。耶穌啟示我們「愛是一切律法的總綱」!「愛神、愛人」是一切律法的終極目標,愛神愛人就完全了一切的律法。沒有愛,我們的宗教就是叫人進入死亡的外在形式而已。
三、這個病人,看起來第一個不知道感恩,連耶穌的名字都沒有問,也沒有感謝,就這樣走掉了,不知道是否苦難使他活在自我中心與受傷情緒之中,病好了,心靈卻照樣生病。之前撒瑪利亞的婦人認出耶穌是基督,是彌賽亞,當時耶穌沒有給她任何一點神蹟或好處,甚至她把水桶都丟下了,趕忙去傳福音,因為她遇見主了。這個病人,得了神奇的醫治,經歷了千載難逢的大神蹟,卻不認識主,也不在乎耶穌到底是誰?我的問題解決比較重要,過我自己的生活比較重要,追求我想要的人生比較重要。耶穌只要能解決問題,管祂是誰?管祂跟我有什麼關係?結果撒瑪利亞婦人得救了,這個病人若不悔改,可能一樣要滅亡。我們到底要什麼?要問題解決?還是要主自己!

v14~18耶穌後來再見到這個病人說:「你已經痊癒了,不要再犯罪,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。」(v14)這裏的犯罪原文是現在式,我們不知道他犯了什麼罪,但是耶穌警告他,病得醫治的目的,不是繼續過一個犯罪的生活方式,而是要悔改,否則末後會有更嚴重的災難痛苦會臨到。這裏看起來,這個病人的問題顯然是罪惡造成的,他卻不知悔改,等病好了繼續活在罪中。

聖經中有太多此類的經文提醒我們:
《以斯拉記》九章14節,「我們豈可再違背祢的命令……?若這樣行,祢豈不向我們發怒,將我們滅絕,以致沒有一個剩下逃脫的人嗎?」我們若一再犯罪,就更惹神發怒。
《馬太福音》十二章43-45節,「污鬼離了人身,就在無水之地過來過去,尋求安歇之處,卻尋不著;於是說:『我要回到我所出來的屋裡去。』到了,就看見裡面空閒,打掃乾淨,修飾好了;便去,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,都進去住在那裡。那人末後的景況,比先前更不好了。這邪惡的世代也要如此!」那污鬼離了人身,看見那人沒有接待主,又再回來,那人的景況就更壞了。
基督徒經歷神蹟而不肯悔改,恐怕一樣要面對未後的管教:「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。」

v17「我父做事直到如今,我也做事。」耶穌除了在安息日治病,又公開稱神為自己的父,引起猶太人的忿恨,埋下想要殺死耶穌的念頭。耶穌說過:「人子是安息日的主」、「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,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。」安息日是人停止工作,休息享受神工作的日子,安息日是主為世人預備的日子。安息日的主角,不是這個日子(星期六),而是主耶穌自己。安息日服事的對象,是主要服事人,使人回到神的面前,停止倚靠自己,與神和好。新約已經沒有人在講安息日,傳統的作法是把主日取代安息日。但是我們也一再講過,主日的重點是主已經復活了,而且每一天都繼續活著!活在我們心裏!我們的重點,不是守一個宗教形式,而是無時無刻,與在我們心裏的神親近、安息、重新得力,連結於主!如果守主日變成宗教形式,卻沒有與神與人和好,沒有愛神愛人,那麼與耶穌責備猶太人又有何差別?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我們時常需要聽見「耶穌口中的話語」,好使我們得生命、得痊癒、得拯救、得豐盛!花時間來到神的面前、聆聽神的話語並且從聖靈得著順服的力量,主的羊必能聽見神的聲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