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翰福音 4:43~54
4:43 過了那兩天,耶穌離了那地方,往加利利去。
4:44 因為耶穌自己作過見證說:「先知在本地是沒有人尊敬的。」
4:45 到了加利利,加利利人既然看見他在耶路撒冷過節所行的一切事,就接待他,因為他們也是上去過節。
4:46 耶穌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,就是他從前變水為酒的地方。有一個大臣,他的兒子在迦百農患病。
4:47 他聽見耶穌從猶太到了加利利,就來見他,求他下去醫治他的兒子,因為他兒子快要死了。
4:48 耶穌就對他說:「若不看見神蹟奇事,你們總是不信。」
4:49 那大臣說:「先生,求你趁著我的孩子還沒有死就下去。」
4:50 耶穌對他說:「回去吧,你的兒子活了!」那人信耶穌所說的話就回去了。
4:51 正下去的時候,他的僕人迎見他,說他的兒子活了。
4:52 他就問甚麼時候見好的。他們說:「昨日未時熱就退了。」
4:53 他便知道這正是耶穌對他說「你兒子活了」的時候;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。
4:54 這是耶穌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蹟,是他從猶太回去以後行的。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約 4:44 因為耶穌自己作過見證說:先知在本地是沒有人尊敬的。
4:48 耶穌就對他說:若不看見神蹟奇事,你們總是不信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v43~45這一段因為經文的脈絡不怎麼完整,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解釋看法。雖然其他經文曾記載耶穌在自己的家鄉加利利不受歡迎,也說過同樣的話。不過在這裏上下文看起來,似乎這次家鄉的人因為看見祂所行的神蹟,這次是接待他的:「加利利人既然看見他在耶路撒冷過節所行的一切事,就接待他。」(v45)。所以第一種看法,有學者認為可能是延續耶穌之前在撒瑪利亞住了二天,可能開始就不尊重祂?不接待祂了?第二種看法是此處的「本地」應指耶路撒冷,對於具有彌賽亞身分的耶穌來說,拿撒勒雖是祂肉身的家鄉,耶路撒冷才是真正屬於祂的地方,因為那裏有祂「父的殿」(參二16)。這種說法也符合本章一開頭,由於法利賽人聽見祂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,祂就離開猶太(參1~3節)的記載,暗示在耶路撒冷的法利賽人業已展開反對主耶穌的行動。(參查經大全)

v46~54這裏發生了一件事,就是有一位大臣,他的兒子在迦百農患病快死了,知道耶穌要到加利利,便去求耶穌一起回去救他兒子。結果耶穌反而一開始就先責備他:「若不看見神蹟奇事,你們總是不信!」(v48)康來昌牧師:「這大臣可能就是在耶路撒冷過節時,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奇事,而信了祂的名的(二23,四45)。但是,他的信是憑眼見,不是憑耶穌的話和耶穌的權柄。即使他的信心是那麼的小,也足以叫他來求見耶穌,耶穌就對他有了責備,意思是他的信心是建立在神蹟奇事上。第50節,耶穌說:『回去吧,你的兒子活了!』那人信耶穌所說的話,就回去了。可見得這人的信心有增長。」

(2)康牧師:「他來找耶穌的時候,這第一個信心是建立在神蹟奇事上;而且對耶穌仍有懷疑,以為病得越重,耶穌就越不能醫。耶穌罵了他以後,要他回去;他也許有點無奈,但他還是順服,就回去了。所以,這是他的第二個信心。53節,「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」,這是他的第三個信心。這是約翰很喜歡用的方式,你雖然信了,但可以再信。你可以越信,越深。」

從這段聖經看起來,對於只是因為看見神蹟而信耶穌的人,事實上是不夠的,這是屬靈嬰孩的信心,很幼稚的信心。人的信心若是一直停留在「想看外面的神蹟」,這種信心是會被主所責備的:「若不看見神蹟奇事,你們總是不信。」但是信心如果繼續成長,不是因為神蹟,而是因為神的話語就相信了,甚至即使環境還沒有改變,我們卻仍然堅信神的話語,這樣的信心是成長的信心,也是能討主喜悅,甚至能夠救我們的信心:「你的信心救了你」。我們對神的信心,是能夠「不斷成長提昇的」,因信以致於信。一開始信主時靠環境,等生命成長時就單純相信神的話語,已經可以超越環境的好壞。我們可以自己省察,我們的信心是屬於那一種?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誠願神兒女們的信心,都能從「信神蹟」、「信環境」,逐漸長大成熟,進步到單單「相信神的話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