約翰福音 1:29~42
1:29 次日,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裏,就說:「看哪, 神的羔羊,除去(或譯:背負)世人罪孽的!
1:30 這就是我曾說:『有一位在我以後來、反成了在我以前的,因他本來在我以前。』
1:31 我先前不認識他,如今我來用水施洗,為要叫他顯明給以色列人。」
1:32 約翰又作見證說:「我曾看見聖靈,彷彿鴿子從天降下,住在他的身上。
1:33 我先前不認識他,只是那差我來用水施洗的、對我說:『你看見聖靈降下來,住在誰的身上,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。』
1:34 我看見了,就證明這是 神的兒子。」
1:35 再次日,約翰同兩個門徒站在那裏。
1:36 他見耶穌行走,就說:「看哪,這是 神的羔羊!」
1:37 兩個門徒聽見他的話,就跟從了耶穌。
1:38 耶穌轉過身來,看見他們跟著,就問他們說:「你們要甚麼?」他們說:「拉比,在哪裏住?」(拉比翻出來就是夫子。)
1:39 耶穌說:「你們來看。」他們就去看他在哪裏住,這一天便與他同住;那時約有申正了。
1:40 聽見約翰的話跟從耶穌的那兩個人,一個是西門‧彼得的兄弟安得烈。
1:41 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門,對他說:「我們遇見彌賽亞了。」(彌賽亞翻出來就是基督。)
1:42 於是領他去見耶穌。耶穌看見他,說:「你是約翰的兒子西門(約翰在馬太十六章十七節稱約拿),你要稱為磯法。」(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。)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約 1:29 次日,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裏,就說:看哪, 神的羔羊,除去(或譯:背負)世人罪孽的!
1:38 耶穌轉過身來,看見他們跟著,就問他們說:你們要甚麼?他們說:拉比,在哪裏住?
1:39 耶穌說:「你們來看。」他們就去看他在哪裏住,這一天便與他同住;那時約有申正了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經文背景:v29次日,v35再次日,分別記述了二件事情。v29是施洗約翰向門徒與周圍的人見證耶穌是彌賽亞;v35則是施洗約翰的門徒有二位就跟了耶穌,就是安得烈與約翰,以及安得烈又找了自己的哥哥彼得。

(1)v29~34這個次日,解經學者認為應該是在耶穌已經受完施洗約翰的洗禮,有聖靈像鴿子降下,施洗約翰蒙聖靈啟示認出耶穌就是彌賽亞。之後耶穌被聖靈引導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40天,結束後的次日,就是這裏施洗約翰這裏再次見到耶穌的日子。施洗約翰蒙聖靈的啟示,說出了耶穌基督的使命:「神的羔羊,除去(或譯:背負)世人罪孽的!」對於以色列人而言,他們以為所等候的彌賽亞,就只是以色列民族的拯救者,要在軍事或政治上帶領他們推翻異族,站上世界的舞台。但施洗約翰卻否決了這個看法,基督的使命不在這個世上的國度,而是在屬靈永恆的國度。

「神的羔羊」,對以色列人而言,可能連想到三種意義,康來昌牧師:「第一,最早可以想到的是《創世記》二十二章,神所預備的,代替以撒獻給神的,那隻羔羊。牠是「以撒的羔羊」、「亞伯拉罕的羔羊」,或稱為「神的羔羊」。第二,是以色利出埃及時,「逾越節的羊羔」。牠的血使上帝越過那戶人家的門,不容滅命的進入屋內、擊殺長子(出十二21-23)。第三,是贖罪祭裡的那隻羊,或是《以賽亞書》五十三章裡,那隻被牽到宰殺之地的羔羊。按傳統的解釋,這隻羔羊與整個十架救恩密切相連,這隻羔羊就是耶穌:祂有多重的作用,甚至相反的作用——祂雖是神所用的、最愛的,卻成為上帝憤怒的對象,用來平息上帝對罪惡的震怒(propitiation)。」或許施洗約翰當時並不明白他所說的意義,但是我們今天讀聖經,就知道神從起初創造人的時候,甚至整個舊約歷史之中,就已經埋下伏筆,有一天要犧牲耶穌來拯救世人的靈魂。

(2)v31「我先前不認識他」其實施洗約翰是耶穌的表哥,他當然認識耶穌。這裏的「不認識他」,其實是講他不知道原來耶穌就是基督,直到他蒙聖靈啟示看見了聖靈的降臨,知道耶穌是神的兒子。聖經中常提到「認識」、「知道」、「相信」,都是很重要的字眼,特別是講到「得救的認識」,並不是這種「一般的、屬世的、表面的認識」。保羅也曾說:「我們從今以後,不憑著肉體認人了;雖然憑著肉體認過基督,如今卻不再這樣認祂了。」就連耶穌對那些向他禱告與服事神的人也說過:「我從來不認識你們、你們這些作惡的人、離開我去吧。」這裏的認識都是在講從聖靈而來的啟示、光照,使我們不憑肉體,而是「真知道祂」、有得救的信心,結出果子與悔改的心相稱。今天在教會中還有許多人是屬於這種「用肉體來認識耶穌的人」,實在需要小心,需要求聖靈憐憫光照,使我們有真實得救的信心,「真知道祂」、「真認識神」,也被神所認識。

v35~42施洗約翰的二個門徒:安得烈與約翰(雖然約翰沒有寫出來,但一般都認為就是他),就相信了施洗約翰的話,立刻來跟隨耶穌。有時候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,聽施洗約翰講話的人很多,但是真正有行動的只有二個人。感謝主,施洗約翰其實並不在意自己的門徒去跟隨耶穌,因為我們都同樣是耶穌的門徒,我們沒有所謂「自己的門徒」,因為我們的服事並不是要帶領人來跟隨我,來滿足我,來壯大我的組織。大使命的核心就是「使萬民作主的門徒,使萬民起來跟隨主」,是主的門徒,不是我的門徒。我們把人帶到主的面前,就是我們服事最重要的一件事。

透過施洗約翰,安得烈與使徒約翰跟從了耶穌;也透過安得烈的見證,彼得跟隨了耶穌。很多人可能也聽了施洗約翰的話,但是沒有任何的反應。這就像撒種的比喻一樣,我們撒了種,但是誰聽見會結出生命的果子,結多少倍的果子,我們實在不知道。我們就該學習像施洗約翰與安得烈一樣,不斷向這個世界來見證耶穌,傳揚耶穌,耶穌是救主,是彌賽亞,要拯救我們脫離罪惡的刑罰、咒詛與捆綁,進入愛子光明的國度,與神和好,有永恆的新生命。至於誰聽見了,會有回應,會起來跟隨,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事,我們就是傳揚,禱告、撒種、澆灌、交託,唯有神能夠叫人成長。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過去沒有特別注意到v39「耶穌說:你們來看。他們就去看他在哪裏住,這一天便與他同住;那時約有申正了。」最近才發現其中的寶貴性。就是神的兒子耶穌道成肉身來到世上,除了前30年與父母家人住在一起,過一般人正常的工作日常生活(木匠),後面服事的三年半則是與門徒「共同生活」。耶穌帶門徒的方式,與舊約上帝的方式一樣,就是先與人同住—「神的帳幕在人間」。透過一同吃喝、生活、服事,耶穌呈現給門徒的,不是一套「裝備課程」或是「聚會流程」,而是「屬神的生命應當如何在世上日常生活之中活出來」。今天教會最厲害的就是「各種屬靈課程秘笈」或是「聚會流程活動」,但是完全缺乏的卻是耶穌與門徒共同生活,身教與言教的真實榜樣。神學院能夠訓練的是「知識」,但是耶穌的門徒需要的是「在身教與言教」的耳濡目染中,真正體會與活出耶穌的生命與性情來。聖經不是在課程上傳遞的,而是在每天的生活的「萬事互相效力中」,因材施教與機會教育中訓練出來的,這恐怕是我們今天想要帶門徒之人,好好深思的重點與方向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