啟示錄 12:7~17
12:7 在天上就有了爭戰。米迦勒同他的使者與龍爭戰,龍也同牠的使者去爭戰,
12:8 並沒有得勝,天上再沒有牠們的地方。
12:9 大龍就是那古蛇,名叫魔鬼,又叫撒但,是迷惑普天下的。牠被摔在地上,牠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。
12:10 我聽見在天上有大聲音說:「我 神的救恩、能力、國度,並他基督的權柄,現在都來到了!因為那在我們 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,已經被摔下去了。
12:11 弟兄勝過牠,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。他們雖至於死,也不愛惜性命。
12:12 所以,諸天和住在其中的,你們都快樂吧!只是地與海有禍了!因為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,就氣忿忿地下到你們那裏去了。」
12:13 龍見自己被摔在地上,就逼迫那生男孩子的婦人。
12:14 於是有大鷹的兩個翅膀賜給婦人,叫她能飛到曠野,到自己的地方,躲避那蛇;她在那裏被養活一載二載半載。
12:15 蛇就在婦人身後,從口中吐出水來,像河一樣,要將婦人沖去。
12:16 地卻幫助婦人,開口吞了從龍口吐出來的水(原文是河)。
12:17 龍向婦人發怒,去與她其餘的兒女爭戰,這兒女就是那守 神誡命、為耶穌作見證的。那時龍就站在海邊的沙上。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啟 12:10 我聽見在天上有大聲音說:「我 神的救恩、能力、國度,並他基督的權柄,現在都來到了!因為那在我們 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,已經被摔下去了。
12:11 弟兄勝過牠,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。他們雖至於死,也不愛惜性命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v7~12是天上的爭戰 —「在天上就有了爭戰。」(v7)爭戰的雙方是「米迦勒同他的使者」與「龍也同牠的使者去爭戰」。「米迦勒」是保護以色列的天使長(但10:13、21;12:1;猶9),米迦勒的「使者」是米迦勒率領的天使;而龍是指撒但,龍的「使者」就是跟隨撒但的墮落天使。在v9中就提到撒但有四個名號:「龍、古蛇、魔鬼、撒但」(12:9、20:2)。「龍」指出牠的殘忍兇暴(v3),「古蛇」指出牠是詭詐誘惑人的(創3:1),「魔鬼」指出牠是譭謗控告者,「撒但」指出牠是與神作對的。—參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
撒但一再神打敗,第一次因為墮落被逐出神的面前;後來被耶穌的十字架打敗;將來末世戰爭中更是註定失敗,要被神扔進硫磺火湖。今天的經文進度,這場爭戰很可能發生在基督降生到升天之間,因為提到:「弟兄勝過牠,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。他們雖至於死,也不愛惜性命。」(v11)—
一、耶穌基督是透過主動謙卑虛己,甘心順服天父以致於死在十字架,捨身流血,勝過了撒但、死亡與罪惡的權勢。

二、「弟兄勝過牠」(v11),原文是簡單過去式,表明信徒因著基督的得勝,已經勝過了撒但。因此,信徒的得勝不是努力向著勝利前進,而是站在已經得勝的地位上、做成「得救的工夫」(腓2:12)。—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
三、「自己所見證的道」(v11)這個道就是神,就是基督,就是真理,就是福音的大能。見證的意思就是把教會所傳、把你所信、把你告訴人的福音,在神的恩典中,把這些真理,轉變成為你的生命價值,成為你的生活態度,成為你的生活方式。這叫見證。這樣的見證,是要付代價的,教會在地上這樣
作見證,是要受逼迫的。基督徒在地上為主作見證,有時候要面對死亡。—謝榮生牧師

四、「我 神的救恩、能力、國度,並他基督的權柄,現在都來到了!因為那在我們 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,已經被摔下去了。」魔鬼又被稱作是:「在我們 神面前晝夜控告我們弟兄的」,如今因著基督的得勝與弟兄們的經歷,基督已經「塗抹了在律例上所寫、攻擊我們、有礙於我們的字據,把它撤去,釘在十字架上」(西2:14)。因此,信徒已經罪得赦免,不必再懼怕魔鬼的控告。

(2)v13~17魔鬼既無法傷害婦人所生的男孩(指基督),牠的技倆終告失敗,基督帶著得勝回到天父的右邊(v5),因此龍的目標就轉向地上的婦人(指教會)。v13~17是地上的爭戰,雖然神的百姓不能和基督一樣立刻被提,還需要像基督一樣在地經受逼迫(約15:20),但撒但也沒有辦法消滅他們。正如主耶穌所禱告的:「我不求禰叫他們離開世界,只求禰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。」(約17:15)。

v14「大鷹的兩個翅膀」,象徵神的保守和引導。信徒雖然寄居在抵擋神的「大城、所多瑪、埃及」(11:8),但「他們不屬這世界」(約17:16);大城之外的「曠野」(v14)才是他們「自己的地方」。以色列人出埃及時,神「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」(出19:4),帶領選民離開「埃及」到「曠野」;現在,神也賜下「大鷹的兩個翅膀」,讓教會「能飛到曠野,到自己的地方」(v14),與神相交、蒙神供應。

約翰對魔鬼的稱呼突然從「龍」(v13)變成了「蛇」(v14),可能因為龍「被摔在地上」(v13)以後,超自然的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,所以改用欺騙的手法來對付教會。財富和權力是「蛇」最重要的兩件利器,教會若要「躲避那蛇」的誘惑,就應當「飛到曠野」,不可留戀財富和權力、與世俗妥協。世界只是教會的工廠,「曠野」才是教會「自己的地方」;信徒不可把世界當作自己的家,教會也不可試圖把世界改造成人間天國。

「一載二載半載」(v14),就是先知但以理所預言的「一載、二載、半載」(但7:25;12:7),原文是「一個時期、兩個時期、又半個時期」,即三年半、「1260天」(v6)。教會是基督的身體,撒但既「被摔在地上」(13節),不能再碰著基督自己,只好借著逼迫地上的教會來逼迫基督(徒九4)。因此,一個自稱信主的人若從來沒有經過逼迫和爭戰,恐怕還不是真正屬神的人。而一位為主受苦的信徒,當記得此時天上充滿了得勝的讚美(v10~12),龍的張牙舞爪只是虛張聲勢,因為牠早已失敗了。

v15的異象,可能象徵「蛇」將用異端教訓、世界潮流來欺騙教會(帖後2:9~11;太24:24)、「將婦人沖去」,使教會失去見證。v16的異象,可能源於以色列人出埃及時、過紅海的經歷,摩西之歌唱道:「祢伸出右手,地便吞滅他們」(出15:12)。神也曾用地開口吞滅藐視神的可拉一黨(民16:30)。v17的異象,可能指撒但知道無法消滅教會,轉而攻擊個別的信徒。「其餘的兒女」(v17),指那些分散在各地的信徒。他們都是「那守神誡命、為耶穌作見證的」(v17),包括新約教會中的猶太人和外邦人,主耶穌「稱他們為弟兄也不以為恥」。v18「那時龍就站在海邊的沙上。」本節在一些英譯本中與17節合併(英文ESV譯本),或與十三1合併(英文NASB、KJV、NIV譯本)。「曠野」(v14)是遠離海的地方。撒但既不能肆意施展超能力(v9),也無法在「曠野」勝過婦人,於是「站在海邊的沙上」(v18),要把獸從海裡和地中召上來(13:1、11),利用人類中間的代理人來攻擊教會。先知但以理所預言的「一七之半」(但9:27)就要開始了。—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從啟示錄很清楚地看見整個基督徒信仰的人生,就是「爭戰的人生」,不管我們是否願意,我們在其中都成為戰士,只是無知的人還沒爭戰就因無知而被擄了,因為從來不讀聖經,也不知道魔鬼的詭計;而有些人成為「基督的精兵」,親近神並用神的話保守自己的心思意念,至終成為「得勝者」。我們看許多基督徒信主之後就只滿足於只是喜歡「在教堂裏面聚會」,享受基督愛裏的甜蜜,卻從來沒有預備心要在生活中(家庭、職場、生活中)穿戴全副軍裝,運用神的話語來面對仇敵的攻擊,以致於基督徒的生活變成了表裏不一,或只是形式上與宗教名義上的基督徒而已,無法活出「被神話語改變的新生命」。我們實在需要「儆醒警守」、用神的話語裝備自己的心思意念與意志,靠神打美好的屬靈爭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