啟示錄 3:14~22
3:14 「你要寫信給老底嘉教會的使者,說:『那為阿們的,為誠信真實見證的,在 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,說:
3:15 我知道你的行為,你也不冷也不熱;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。
3:16 你既如溫水,也不冷也不熱,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。
3:17 你說:我是富足,已經發了財,一樣都不缺;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、可憐、貧窮、瞎眼、赤身的。
3:18 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,叫你富足;又買白衣穿上,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;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,使你能看見。
3:19 凡我所疼愛的,我就責備管教他;所以你要發熱心,也要悔改。
3:20 看哪,我站在門外叩門,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,我要進到他那裏去,我與他,他與我一同坐席。
3:21 得勝的,我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,就如我得了勝,在我父的寶座上與他同坐一般。
3:22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,凡有耳的,就應當聽!』」
1. 經文3遍
2. 今天默想經文
啟 3:15 我知道你的行為,你也不冷也不熱;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。
3:16 你既如溫水,也不冷也不熱,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。
3:18 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,叫你富足;又買白衣穿上,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;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,使你能看見。
3:19 凡我所疼愛的,我就責備管教他;所以你要發熱心,也要悔改。
3:20 看哪,我站在門外叩門,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,我要進到他那裏去,我與他,他與我一同坐席。
3. 默想分享
(1)v14對於老底嘉教會而言,主的自稱是:「那為阿們的,為誠信真實見證的,在 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,說」接下來主的責備是相當嚴厲的,就和撒狄教會一樣,審判中全都是責備的話語:「我知道你的行為,你也不冷也不熱;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。你既如溫水,也不冷也不熱,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。」(v15~16)我們需要了解啟示錄 中主對每一個教會的審判,都和當時教會所處的情境、地理、文化、環境是息息相關的,所以主說的話語他們一聽就懂。
對於主責備「不冷不熱」,許多解經家有各種的解釋。我從網路查到一則參考:
老底嘉的附近有兩個泉水,它們是老底嘉的水源源頭:一個在西北邊的西拉波立溫泉,一個是東南方的歌羅西冷泉。西拉波立溫泉的溫度高,富含很多礦物質,具有醫療效果。歌羅西冷泉的水溫低,有提神的效果。而這兩股泉水到達老底嘉的時候,經過了一段路程,溫泉已經不熱,冷泉已經不冷,完全沒有醫療與提神的效果了,是完全沒有用的了!唯一的功用是做「催吐劑」。所以第三章提到的老底嘉教會「不冷也不熱」,並不是講教會的熱心與否,也不是希望基督徒要嘛就要熱心,要嘛乾脆不要信。 而是希望老底嘉教會(我們基督徒)— 要有點用處。
我們要來看老底嘉教會的問題,並不是因為什麼拜偶像、道德淫亂、不服事、不聚會、不奉獻…這些我們今天教會最看重的問題,而是「不冷不熱」,已經失去了屬靈的見證與影響力 — 「自己享受豐富的資源,卻對世界毫無用處。」有的解經學者認為不冷不熱,就很難叫他們悔改了,還不如「冷水」可以重新加熱。而且不冷不熱也失去了對於世界的影響力,變得軟弱無力,教會失去了見證。會不會一個基督徒信主後,如果對神沒有愛神的熱情,神是否看了也是同樣「恨不得吐出去」呢?
另一種說法,就是吳獻章老師的看法:老底嘉本身沒有水源,北邊的希拉波利熱泉水引到城裡,南邊歌羅西引進冷泉水。水源的水經過渠水道,會有很多碳酸鈣,你會想把它吐出去不冷不熱不是在講「屬靈的溫度計」,而是在責備因著「沒有插入源頭」,跟世界混雜出來以後,參雜很多雜質。所以「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」,就是指要靠近源頭(直接連結於主),不要被世俗化沾染。這樣的解經是比較恰當的,同樣也印證其他教會的問題,就是世俗化的滲透教會,失去了聖潔純一的見證,而變得主所可憎。教會要藉由聖靈與真道來潔淨,藉由信徒堅忍遵行主道來向世界見證發聲,而不需要利用世界的方法與教導來混亂主道。
(2)v17~18「你說:我是富足,已經發了財,一樣都不缺;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、可憐、貧窮、瞎眼、赤身的。我勸你向我買火煉的金子,叫你富足;又買白衣穿上,叫你赤身的羞恥不露出來;又買眼藥擦你的眼睛,使你能看見。」根據史實老底嘉在西元後61年因大地震與其它城市一同被毀,以弗所與撒狄二城重建時,富有的老底嘉人不求政府給予一文錢,就能迅速地把城重建,而且比前更美更大。由此可見教會財力的雄厚,卻也顯露出他們的驕傲自大。當一個教會開始有錢、有人、有各樣資源的時候,往往失去的就是謙卑倚靠主的心,變為獨立、宗教、形式、甚至假冒偽善,因為教會不需要主,靠著人也照樣能夠經營下去。這麼自以為富有的教會,在主面前卻是「困苦、可憐、貧窮、瞎眼、赤身的」,因為他們在世上擁有一切,在神面前卻毫無所有,貧窮可憐,在永恆裏沒有任何獎賞。
主要教會「買火煉的金子、白衣穿上、又買眼藥」那是因為當時老底嘉這個地方有馳名的紡織工廠、有產眼藥的醫學中心,甚至也有煉金術」,但我們知道主講的其實都是指屬靈的眼光:屬靈的眼睛、屬靈的財富、屬靈的聖潔白衣。當一個教會開始追逐這個「世界上的成功」,而不是「永恆的產業」,教會就開始墮落進入「屬靈的困苦、可憐、貧窮、瞎眼、赤身」。教會是被「從世界中分別出來」的一群人,我們入世但不屬於世界,我們接觸世人但卻倚靠聖靈的大能去改變他們,而不被世俗同化污染。
v20「看哪,我站在門外叩門,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,我要進到他那裏去,我與他,他與我一同坐席。」許多教會都用這節經文來傳福音,告訴未信者「主在他們心門外叩門」,其實是錯解了聖經。因為按照上下文,這節經文是主對教會的嚴重警告,就是當教會聚會的時候,主竟然是在門外,沒有參與他們的聚會,這是何等大的諷刺。富裕的教會中有最華麗的教堂、有最好聽的敬拜音樂、有能言善道的牧師講道、有教會推動的種種聚會、活動、事工、慈善…,但卻沒有主。因為一切靠錢、靠人才都能夠搞定了,有神沒神大家也感覺不到,一切靠肉體感官就能滿足了!這就是老底嘉教會的墮落,也是撒狄教會的悲哀:「按名你是活的,其實是死的。」感謝主,主正在教會外面叩門,凡聽見聲音開門的,就是「得勝者」他們要與主同坐席,同掌權,同享屬靈的生命。雖然得勝者不多,但是得勝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,就是「能聽的耳」,與願意「悔改的回應行為」。
4. 今天的回應
其實大多人性喜歡安逸與舒適,討厭挑戰與付代價,但是耶穌要求門徒:「如羊進入狼群」,甚至可能因為傳福音會被捉到公會、官員,以及受到家人嚴重的反對。我們今天都喜歡傳福音看見許多人歡喜悔改受洗,卻害怕因為傳福音被逼迫、羞辱、攻擊,甚至坐監、受苦、殉道…。老底嘉在教會裏享受豐盛資源的時候,卻同時也忘了「去,使萬民作主門徒」的使命,以致於對主看來「沒有用處」。今天我們的信仰不能只是「活在教堂裏的象牙塔」滿足自己而已,更要接受主的挑戰:「去,使萬民作主門徒」,即使遇到挫折、逼迫或是艱難,都是「為義受逼迫」得榮得獎賞的過程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