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希米記 11:1~9
11:1 百姓的首領住在耶路撒冷。其餘的百姓掣籤,每十人中使一人來住在聖城耶路撒冷,那九人住在別的城邑。
11:2 凡甘心樂意住在耶路撒冷的,百姓都為他們祝福。
11:3 以色列人、祭司、利未人、尼提寧,和所羅門僕人的後裔都住在猶大城邑,各在自己的地業中。
11:4 其中有些猶大人和便雅憫人。猶大人中有法勒斯的子孫、烏西雅的兒子亞他雅。烏西雅是撒迦利雅的兒子;撒迦利雅是亞瑪利雅的兒子;亞瑪利雅是示法提雅的兒子;示法提雅是瑪勒列的兒子。
11:5 又有巴錄的兒子瑪西雅。巴錄是谷何西的兒子;谷何西是哈賽雅的兒子;哈賽雅是亞大雅的兒子;亞大雅是約雅立的兒子;約雅立是撒迦利雅的兒子;撒迦利雅是示羅尼的兒子。
11:6 住在耶路撒冷、法勒斯的子孫共四百六十八名,都是勇士。
11:7 便雅憫人中有米書蘭的兒子撒路。米書蘭是約葉的兒子;約葉是毗大雅的兒子;毗大雅是哥賴雅的兒子;哥賴雅是瑪西雅的兒子;瑪西雅是以鐵的兒子;以鐵是耶篩亞的兒子。
11:8 其次有迦拜、撒來的子孫,共九百二十八名。
11:9 細基利的兒子約珥是他們的長官。哈西努亞的兒子猶大是耶路撒冷的副官。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尼 11:1 百姓的首領住在耶路撒冷。其餘的百姓掣籤,每十人中使一人來住在聖城耶路撒冷,那九人住在別的城邑。
11:2 凡甘心樂意住在耶路撒冷的,百姓都為他們祝福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v1~2耶路撒冷若想要恢復過去的榮景,就要擁有足夠的國民。尼希米在原有的基礎上重建城牆,雖然耶路撒冷極為廣闊,城中的居民卻非常稀少,這是因為被擄歸回的人數遠不及過去的居民數量。當城牆修好後,理應吸引眾人搬進城裏,然而聖城荒廢已久,搬進城裏的人必須重新安置住所和工作,因為僅有少數人願意住在其中。建造城牆固然重要,但管理和維護城邑更為寶貴,於是他們決議讓領袖住在城裏,再透過抽籤的方式選出十分之一的百姓留下來。被選中的百姓都認為這是出於神的旨意,便欣然留在耶路撒冷,在百姓的全力支持下,耶路撒冷逐漸恢復昔日的風貌。— 《活潑的生命》

v3~19為從巴比倫歸國第一批人中住入耶城的名單,所列族名大半與歷代志上9:2~21所載相同,依平民、祭司、利未人、歌唱者、守門的和尼提寧(殿役)的次序排列。──《啟導本聖經》

(2)v4~9是遷入耶路撒冷的猶大人,當中只提到猶大支派與便雅憫二個支派,是因為被擄至巴比倫的百姓多為南國猶大人,屬於猶大和便雅憫支派,因此這二個支派就代表了整個以色列。v4~6是遷入耶路撒冷的猶大人,一共有468名男丁。v7~9是遷入耶路撒冷的便雅憫人,一共有928名男丁,比猶大人多了一倍。

猶大子孫的領袖亞他雅的家譜提到往上5代的祖先,瑪西雅的家譜則提到往上7代的祖先,以此證明他在血統上是真正的猶大人。基於同樣的理由,便雅憫子孫的領袖撒路的家譜,也提到往上7代的祖先。重視血統應該是為了維護猶大民族的傳承與純正性。與他們一起留在城內的法勒斯子孫都是「勇士」(v6),適合擔任城邑的守衛。耶路撒冷的管理體系逐漸成形,並恢復為真正的和平(希伯來文Shalom)之城。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比起重建城牆(硬體)更為重要的,乃是重建猶大百姓的生命(軟體),能夠結出豐盛的生命果子。當耶穌說「我要將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」,結果許多教會把「建造教會」引用在「建造教堂」的事工上使用,但我認為耶穌並不是這個意思,因為他真正想要建造的「教會」,是指「屬神百姓的生命」,而不是「更大更輝煌的建築物」。事實上即使後來百姓被擄歸回來,甚至聖殿、城牆也重建了,到後來還是全被毀滅了,直到1948年神奇式的復國直到今日。建造生命的事工,才能存到永恆,因為這生命,是指神要把「耶穌基督的生命性情」不斷塑造在我們原來屬土的人性裏面,這是聖靈的大工,不是單憑人意的努力,求神使我們更加看重「屬天永恆的價值」,勝過「必朽壞的草木禾稭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