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希米記 7:5~60
7:5 我的 神感動我心,招聚貴冑、官長,和百姓,要照家譜計算。我找著第一次上來之人的家譜,其上寫著:
7:6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前擄去猶大省的人,現在他們的子孫從被擄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猶大,各歸本城。
7:7 他們是同著所羅巴伯、耶書亞、尼希米、亞撒利雅、拉米、拿哈瑪尼、末底改、必珊、米斯毗列、比革瓦伊、尼宏、巴拿回來的。
7:8 以色列人民的數目記在下面:巴錄的子孫二千一百七十二名;
7:9 示法提雅的子孫三百七十二名;
7:10 亞拉的子孫六百五十二名;
7:11 巴哈‧摩押的後裔,就是耶書亞和約押的子孫二千八百一十八名;
7:12 以攔的子孫一千二百五十四名;
7:13 薩土的子孫八百四十五名;
7:14 薩改的子孫七百六十名;
7:15 賓內的子孫六百四十八名;
7:16 比拜的子孫六百二十八名;
7:17 押甲的子孫二千三百二十二名;
7:18 亞多尼幹的子孫六百六十七名;
7:19 比革瓦伊的子孫二千零六十七名;
7:20 亞丁的子孫六百五十五名;
7:21 亞特的後裔,就是希西家的子孫九十八名;
7:22 哈順的子孫三百二十八名;
7:23 比賽的子孫三百二十四名;
7:24 哈拉的子孫一百一十二名;
7:25 基遍人九十五名;
7:26 伯利恆人和尼陀法人共一百八十八名;
7:27 亞拿突人一百二十八名;
7:28 伯‧亞斯瑪弗人四十二名;
7:29 基列‧耶琳人、基非拉人、比錄人共七百四十三名;
7:30 拉瑪人和迦巴人共六百二十一名;
7:31 默瑪人一百二十二名;
7:32 伯特利人和艾人共一百二十三名;
7:33 別的尼波人五十二名;
7:34 別的以攔子孫一千二百五十四名;
7:35 哈琳的子孫三百二十名;
7:36 耶利哥人三百四十五名;
7:37 羅德人、哈第人、阿挪人共七百二十一名;
7:38 西拿人三千九百三十名。
7:39 祭司:耶書亞家,耶大雅的子孫九百七十三名;
7:40 音麥的子孫一千零五十二名;
7:41 巴施戶珥的子孫一千二百四十七名;
7:42 哈琳的子孫一千零一十七名。
7:43 利未人:何達威的後裔,就是耶書亞和甲篾的子孫七十四名。
7:44 歌唱的:亞薩的子孫一百四十八名。
7:45 守門的:沙龍的子孫、亞特的子孫、達們的子孫、亞穀的子孫、哈底大的子孫、朔拜的子孫,共一百三十八名。
7:46 尼提寧(就是殿役):西哈的子孫、哈蘇巴的子孫、答巴俄的子孫、
7:47 基綠的子孫、西亞的子孫、巴頓的子孫、
7:48 利巴拿的子孫、哈迦巴的子孫、薩買的子孫、
7:49 哈難的子孫、吉德的子孫、迦哈的子孫、
7:50 利亞雅的子孫、利汛的子孫、尼哥大的子孫、
7:51 迦散的子孫、烏撒的子孫、巴西亞的子孫、
7:52 比賽的子孫、米烏寧的子孫、尼普心的子孫、
7:53 巴蔔的子孫、哈古巴的子孫、哈忽的子孫、
7:54 巴洗律的子孫、米希大的子孫、哈沙的子孫、
7:55 巴柯的子孫、西西拉的子孫、答瑪的子孫、
7:56 尼細亞的子孫、哈提法的子孫。
7:57 所羅門僕人的後裔,就是瑣太的子孫、瑣斐列的子孫、比路大的子孫、
7:58 雅拉的子孫、達昆的子孫、吉德的子孫、
7:59 示法提雅的子孫、哈替的子孫、玻黑列‧哈斯巴音的子孫、亞們的子孫。
7:60 尼提寧和所羅門僕人的後裔共三百九十二名。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尼 7:5 我的 神感動我心,招聚貴冑、官長,和百姓,要照家譜計算。我找著第一次上來之人的家譜,其上寫著:
7:6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前擄去猶大省的人,現在他們的子孫從被擄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猶大,各歸本城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v5~7,這段經文背景:被擄者從巴比倫到耶路撒冷,全程大約1600公里,通常要走4個月(拉7:8),並非所有的人都有信心、有體力踏上這段艱苦的旅程。所以神照著祂的時間,分3次讓「一切被神激動他心的人」(拉1:5)歸回耶路撒冷:
一、第一批餘民於「波斯王古列元年」(拉1:1)、即主前538年,跟隨所羅巴伯歸回重建聖殿;
二、過了80年,第2批餘民於「亞達薛西王第7年」(拉7:1)、即主前458年,跟隨以斯拉歸回重建百姓;
三、又過了13年,第3批餘民於「亞達薛西王20年」(尼2:1)、即主前445年,跟隨尼希米歸回重建城牆。

v5「第一次上來之人的家譜」,就是90多年前第一批跟隨所羅巴伯回歸百姓的名單,與拉2:1~70大同小異,但尼希米卻幾乎重抄了一遍(v6~73)。因為神「感動」(v5)他的心,在安排百姓進住耶路撒冷的時候,「要照家譜計算」(v5),顯明神恢復的原則,也強調這些人都參與了重建猶大社會。這裡沒有數算第二、三批回歸百姓的名單,可能因為他們最近剛回歸不久,家譜比較清楚。—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
v5~38首先記載的是12個領袖(v7),象徵12支派,這顯出以色列社會的復興。
v8~24是以家族為單位記錄、v25~38劃分地區計算;以家族和地區為單位,是要證明以色列人的身分,也表明猶大社會將藉著他們得以恢復。神應許猶大留下「剩餘的人」,這些百姓回到以色列故土後,會恢復對神的信仰與敬拜。—《活潑的生命》

(2)v39~60接下來記載祭司和利未人等聖殿服事者的名單。\v39~42記載祭司子孫的人數,v43~45記載利未人、歌唱者和守門者的人數。守門者原本的工作是看守聖殿,但如今他們的職責擴大至看守城門與全城。
v46~60記載尼提寧(殿役)和所羅門僕人的後裔人數,他們也是聖殿的服事者,主要工作為協助利未人。這裏提及所羅門僕人的後裔,是因為聖殿在所羅門時代建造,由所羅門分派他們的職分;另外記事聖殿服事者的人數占比最大,是因為以斯拉和尼希米關注的焦點都在於恢復敬拜。重建聖殿和敬拜,代表百姓將恢復與神的關係。—《活潑的生命》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數點人數,動機十分重要。神吩咐摩西數點人數,又感動以斯拉、尼希米數點人數,是神記念這些帶領出來的「餘民」。神十分清楚認識他們當中的「每一個人」,人數在神面前的重點不是「多少人」,而是每一個人神都記念。神要帶領餘民開始新的生活,餘民也是「門徒」,神呼召他們要「專一跟隨神」!但是大衛出於私慾,野心數點人數,不是出於神的旨意,結果被神大大管教,因此悔改。因為大衛數點人數的背後,他在意的不是「每一個人」,而是「自己的名聲」,這就是私慾。

最近看到一位牧師寫到,耶穌在新約時代,不管旁邊跟隨的人有多少,但是耶穌大部份的服事,總是「針對某一個人來說話、服事」,即使耶穌面對這麼多人,但是耶穌卻十分看重「一對一」、「面對面」,來個別性的服事某個人。我們身為神的牧者、僕人與使女的,要十分的小心,在服事的時候,千萬不要因為私慾而高舉人數;而是像神一樣內心關注的是「每一個神所愛所拯救的靈魂」!至於動機如何,外人看不出來,唯有神自己鑑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