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希米記 2:11~20
2:11 我到了耶路撒冷,在那裏住了三日。
2:12 我夜間起來,有幾個人也一同起來;但 神使我心裏要為耶路撒冷做甚麼事,我並沒有告訴人。除了我騎的牲口以外,也沒有別的牲口在我那裏。
2:13 當夜我出了穀門,往野狗井去(野狗:或譯龍),到了糞廠門,察看耶路撒冷的城牆,見城牆拆毀,城門被火焚燒。
2:14 我又往前,到了泉門和王池,但所騎的牲口沒有地方過去。
2:15 於是夜間沿溪而上,察看城牆,又轉身進入穀門,就回來了。
2:16 我往哪裏去,我做甚麼事,官長都不知道。我還沒有告訴猶大平民、祭司、貴冑、官長,和其餘做工的人。
2:17 以後,我對他們說:「我們所遭的難,耶路撒冷怎樣荒涼,城門被火焚燒,你們都看見了。來吧,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,免得再受淩辱!」
2:18 我告訴他們我 神施恩的手怎樣幫助我,並王對我所說的話。他們就說:「我們起來建造吧!」於是他們奮勇做這善工。
2:19 但和倫人參巴拉,並為奴的亞捫人多比雅和亞拉伯人基善聽見就嗤笑我們,藐視我們,說:「你們做甚麼呢?要背叛王嗎?」
2:20 我回答他們說:「天上的 神必使我們亨通。我們作他僕人的,要起來建造;你們卻在耶路撒冷無分、無權、無紀念。」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尼 2:17 以後,我對他們說:我們所遭的難,耶路撒冷怎樣荒涼,城門被火焚燒,你們都看見了。來吧,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,免得再受淩辱!
2:18 我告訴他們我 神施恩的手怎樣幫助我,並王對我所說的話。他們就說:我們起來建造吧!於是他們奮勇做這善工。
2:20 我回答他們說:天上的 神必使我們亨通。我們作他僕人的,要起來建造;你們卻在耶路撒冷無分、無權、無紀念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v11~16尼希米重建城牆的第一個動作,就是花了三天的時間,他不動聲色,沒有驚動別人,親自「夜間堪察」耶路撒冷的城牆。這裏我們可以默想幾件事:
一、尼希米一切的行動,他清楚是來自於「從神而來的負擔」:「但 神使我心裏要為耶路撒冷做甚麼事…」(v12)但是神的帶領引導,並不總是「一次到位」,不是一下子告訴尼希米一二三該做什麼,怎麼做,而是「一步步引導」。所以尼希米每一個動作,都是緊緊親近、倚靠、順服,這才應該是神的兒女「日常的人生」。

二、尼希米「並沒有告訴人」,而是一個人安靜、秘密地視察:有些解經學者認為這是要避開仇敵的阻擾。因為昨天經文提到亞達薛西王任命尼希米成為猶大總督,引起撒瑪利亞人的忿怒,因為他們擔心這會威脅到他們對該地的控制權。也有些學者認為尼希米在夜間所做的,乃是獨自與神同行,在萬籟俱寂中感受耶路撒冷的荒涼,領受從神而來的感動和催逼,然後把這份異象傳遞給神的百姓。我個人也覺得尼希米可能想要先排除一切外人「先入為主」的意見,在安靜與禱告中親自視察耶路撒冷,先從神得著進一步的指示與帶領,才能真正的領導。很多時候領袖不獨自尋求神,只聽人的意見,結果通常就會偏行己路了。

(2)當尼希米準備妥當、心有定見之後,便召聚領袖與猶大百姓,用神的話來勸勉他們:
一、向百姓表達他是認清與並且願面對現實慘況,認同百姓所受的苦楚凌辱(v17):由於這群猶大百姓在90多年的時間裡天天看著「耶路撒冷怎樣荒涼」(v17),可能早已麻木絕望到沒有了感覺,所以尼希米必須先喚醒他們裏面重新有「感覺與盼望」,將已冰冷麻木的心再次靠神喚醒。

二、尼希米見證來自上帝對他的引導、恩典與帶領:激勵百姓「要把下垂的手舉起來,發酸的腿挺直」(來12:12)重新振作起來,靠著神的恩典與力量奮勇作工:「我們起來建造吧!」(v18)因為從人的話語或保證是有限的,不可靠的;但是從神而來的話語與力量,才是我們可以倚靠與力量的泉源。

三、提醒百姓不但要奮勇作工,還要同時「儆醒爭戰」(v19):來自「和倫人參巴拉,並為奴的亞捫人多比雅和亞拉伯人基善」,他們對尼希米要帶領百姓重建城牆的行動予以:「嗤笑我們、藐視我們」又說「控告的話」:「你們做甚麼呢?要背叛王嗎?」

四、激勵百姓遇到爭戰,卻不必害怕,因為他們所倚靠的是—「天上的神」:「天上的 神必使我們亨通。我們作他僕人的,要起來建造;你們卻在耶路撒冷無分、無權、無紀念。」(v20)神的兒女,應當「起來建造」;至於那些與神無分的外人,他們在耶路撒冷既「無分」(無財產),也「無權」(無合法的權利),更「無紀念」(無讓後人永難忘懷的歷史傳統)。他們不曾為這城付出過任何代價,憑什麼來干預?—參「華人基督徒查經資料網」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尼希米不但有從神來的感動與託付,他也是一位有勇有謀、有深思熟慮,也能激勵眾人的成熟領袖。屬靈領袖的激勵,並不是用「世俗心理學的技巧」來打動人心;而是清楚我們的作為是在「神的旨意與話語」之下,將神的兒女「帶領到神的話語與旨意」前,讓人選擇是否來「順服神的話、倚靠神的力量」,遵行神的旨意。我們與神同工,人雖然有自己的本分,但這一切都必須「時刻親近神、連結於神、倚靠神的力量與幫助」,才能夠達成。我過去不明白,以為是對的,就靠自己的熱心力量去做,過程很少親近神、等候神、支取力量與幫助,結果常常被攻擊或是枯竭疲乏。因為「離了神,我們不能做什麼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