帖撒羅尼迦前書 5:12~22
5:12 弟兄們,我們勸你們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人,就是在主裏面治理你們、勸戒你們的;
5:13 又因他們所做的工,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。你們也要彼此和睦。
5:14 我們又勸弟兄們,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,勉勵灰心的人,扶助軟弱的人,也要向眾人忍耐。
5:15 你們要謹慎,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;或是彼此相待,或是待眾人,常要追求良善。
5:16 要常常喜樂,
5:17 不住地禱告,
5:18 凡事謝恩;因為這是 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。
5:19 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;
5:20 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。
5:21 但要凡事察驗;善美的要持守,
5:22 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。
1. 經文3遍
2. 今天默想經文
帖前 5:12 弟兄們,我們勸你們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人,就是在主裏面治理你們、勸戒你們的;
5:13 又因他們所做的工,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。你們也要彼此和睦。
5:14 我們又勸弟兄們,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,勉勵灰心的人,扶助軟弱的人,也要向眾人忍耐。
5:16 要常常喜樂,
5:17 不住地禱告,
5:18 凡事謝恩;因為這是 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。
5:19 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;
5:20 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。
5:21 但要凡事察驗;善美的要持守,
5:22 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。
3. 默想分享
(1)基督徒的信仰,因信稱義,有聖靈在我們裏面重生我們有新心新靈,並且生命的成長不是在老我裏面餵養私慾,而是用我們的新心新靈不斷回應聖靈,被聖靈與真理幫助與塑造,得以長大成熟,活出「基督的生命」。耶穌已經完成了救贖大功,昇天之後差派聖靈與聖徒同住,所以我們信主的每一天,都是用我們的靈,好好讀經與禱告,用順服來回應聖靈,活在新造的人生裏。由裏到外,從靈的重生到生命的改變,最後活出一個持續不斷悔改,與不斷被更新的新性情、新品格、生命出來。所以保羅的書信,有時候前半段會講到耶穌為我們成就的大工,後半段則是講到人應該活出的生命,來印證我們信主的改變,印證我們的信心是真實的。
v12~13「弟兄們,我們勸你們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人,就是在主裏面治理你們、勸戒你們的;又因他們所做的工,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。你們也要彼此和睦。」這些勞苦的人,一般是指教會中屬靈的領袖與權柄。而且這些領袖服事主最重要的重點,必須是「在主裏面」。「在主裏面」,就是「在基督裏」,在「神的旨意與同在裏」,「不斷連結於主,並且活出神的生命」,這是所有想要主的人必須先追求的目標,不是靠自己,而是連結於神從神得著愛與能力,才能靠聖靈服事。這些勞苦的教會領袖,最主要的服事:「治理」與「勸戒」,這都是吃力不討好的服事,有人就需要治理,凡事按著規矩與次序行;勸戒則是用神的話語「安慰、造就、勸勉」,不斷教導與幫助人要回應聖靈,順服真理,以神為中心。存這樣的心服事眾人的人,應當受到眾人的「敬重、尊重」,也要用「彼此和睦」來回應神與回應服事的權柄。
(2)v14「們又勸弟兄們,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,勉勵灰心的人,扶助軟弱的人,也要向眾人忍耐。」不但是教會中的權柄需要在主裏治理、勸戒;而且所有的弟兄姊妹們,都應該投入「勸戒不守規矩的人、勉勵灰心的人、扶持軟弱的人,向眾人忍耐。」服事主不是少數教會領袖同工的事,而是「每一個基督徒的責任」。人人皆祭司,人人發揮功用,才能使整體教會不斷成長往前。領袖要勸戒眾人,連弟兄姊妹人人都應該投入「勸戒不守規矩的人」,恐怕這是今天教會最弱的一環。吃力不討好的事沒人願作,大家都喜歡討人喜歡,被人稱讚,用愛心說誠實話的藝術如今已經很少見了。但是就像父母都會不假思索的用愛心來教導自己的孩子,教會裏面的愛心,豈不更應該用愛心說誠實話嗎?求主憐憫我們。
「勸戒不守規矩的人、勉勵灰心的人、扶持軟弱的人」最終的目的,就是大家是屬靈的肢體與家人,不要落單,一起手牽手,心連心,彼此扶持、幫助,一起來「跟隨神」、朝向生命長大成熟,預備自己與教會成為「聖潔的新婦」,預備「迎接主的再來」。不守規矩的人,可能是已經偏離了正路,甚至影響到其他的人,需要被勸戒;灰心的人,已經走不下去了,需要被安慰、鼓勵、勉勵,不要放棄,一個人的苦很難熬,但是大家的扶持會更容易渡過;軟弱的人,主要是指靈裏的軟弱,對神話語比較幼稚不成熟,沒有屬靈的力量,需要被扶持,帶領他們來到神的面前,接受神的供應餵養。總之,教會最重要的目標,不會變成只剩下慈善事業,不是社交群體,不是興趣團體,而是「一起跟隨神」的生命有機體。教會一但離開跟隨神、順服真理的目標,教會在屬靈的生命上,已經名存實亡了。
(3)v15「你們要謹慎,無論是誰都不可以惡報惡;或是彼此相待,或是待眾人,常要追求良善。」這些教導,甚至是聖經所有的教導,千萬要注意絕不是道德勸說,不是靠自己的努力,而是活到聖靈裏面,連結於神,得著力量與幫助,一點一滴活出基督徒新造的生命樣式。
v16~18「要常常喜樂,不住地禱告,凡事謝恩;因為這是 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。」旨意,就不是可有可無,而是神的命令。很多人喜歡背這段經文,但是看見能夠活出來的人真是寥寥無幾。因為屬靈的生命,有時候是需要刻意操練,直到變成我們的生命。喜樂是聖靈的果子之一,是從裏面活出來的生命,跟情緒上的快樂不一樣。人的快樂是不斷跟隨環境好壞而變化,但是在靈裏的喜樂,不靠環境,是聖靈在我們裏面工作的結果,所以是常常「靠主喜樂」!不住的禱告,很多人直接講不可能,因為很多人已經把禱告變成一種宗教修行或是事工,而不是像密友之間無時不刻的溝通交流;凡事謝恩,我看更多人是凡事抱怨、不信、沮喪、憂慮,也包括我在內。
這三件事,三個命令,我個人的看法,可以是有關連的,而且是倒過來看的。我們必須先操練「凡事謝恩」,才能更容易操練不住禱告,自然容易常常喜樂。凡事謝恩不是罪人的本性,而是聖靈想要在基督徒生命中塑造的品格,我們必須刻意練習,在「每一件事上」(萬事),都看見神的美意,而不是聽信「魔鬼的謊言」,即使環境上或周遭的人似乎是不順利或敵對的,我們仍然因為「信靠神」,而學習「凡事謝恩」,久而久之,我們的謝恩就變成了「不住的禱告」。「禱告」不是「報告我們的需要」,而是「回應聖靈的心意與想法,與神對齊」。禱告不是交待神的清單,不是報告,不是事工,而是「不斷在靈裏儆醒回應聖靈與聖經,化為我們回應的禱告」。所以從凡事感恩來學習「不住禱告」,是更容易的事,大事小事感謝主,萬事都在禱告神,這就是「以神為中心」,而不是「以我為中心」。整本聖經最偉大的禱告,就是耶穌的這句禱告詞:「我父啊,倘若可行,求你叫這杯離開我。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祢的意思。」
(4)v19「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。」聖靈的感動,等於是神對我們所說的話,怎麼可以消滅呢?聖經分為「舊約」與「新約」,「約」的內容:就是「神要作我們的神,我們要作神的子民。」具體的內容,在神的方面來講,就是「神要保護、供應、引導、祝福給神的兒女們;在人的責任來講,就是「聽從遵行神的話語。」亞當夏娃、以色列人,之所以毀約、背約,最重要的原因都是這一個:不肯聽從遵行神的話語,而不是我們不肯讀經、禱告、聚會…屢行宗教儀式。太7:21「凡稱呼我『主啊,主啊』的人不能都進天國;惟獨『遵行我天父旨意』的人才能進去。」
我們與神的關係,最重要最基本立約的內容,就是遵行天父的旨意,而不是別的。聖靈是三位一體中的一位,是完全的神,聖靈的感動,就是神的旨意,我們消滅聖靈的感動,就是不聽神的話,就是嚴重的犯了罪。事實上聖經講到我們對於聖靈的態度,在消極方面有二點:「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。」(帖前 5:19)與「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。」(弗4:30)積極方面,則是「我說,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,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。」(加5:16)這些經文務必牢記在心。
(5)v20~22「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。但要凡事察驗;善美的要持守,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。」這節經文我常用來遵行,也教導弟兄姊妹遵行,就是對於一切的教導,我們個人都要善盡「察驗、分辨」的基本責任,而不是像箴言書上說的:「愚蒙人是話都信;通達人步步謹慎。」(箴14:15)、「任憑他們吧!他們是瞎眼領路的;若是瞎子領瞎子,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裏。」(太15:14)今天教會裏面基督徒有一種普遍的無知,認為牧師才是信仰上的專業,說的話一定都是代表神,我們一般人只是平凡人,最好就是乖乖順服就好,其實這是屬靈的無知盲目。
或許在舊約時代,先知與祭司有更大的權柄,但是到了新約時代,人人手中都有同一本聖經,每個人都有同一位聖靈內住,真正的導師是聖靈與聖經(神的靈與神的話)。只要凡是願意好好研讀聖經,體貼聖靈的基督徒,都能體會到我們是神的羊,能夠直接聽到神的聲音。至於教會裏面的牧師、先知、教師,我們敬重他們、不藐視他們,但也絕不要把這些人變成偶像取代我們直接來找神,也不要放棄神要求我們要「分辨察驗」的基本責任。何況聖經明說在末世教會會有許多的假先知、假教師、假弟兄?若不分辨,我們怎麼會知道真假?我們既有同一位聖靈、同一本聖經,我們願意花時間好好研讀,聖靈自然會在我們的心裏印證先知講道的信息,是否出自於神,是否同感一靈。一般初信主的基督徒是沒有能力分辨察驗的,神自然會保守;但是信主一段年日,如果還是停留在屬靈嬰孩,自己不肯乖乖讀經,不肯分辨察驗,我們很難向神交帳。
4. 今天的回應
今天經文特別指出我們在教會中的人際關係中:
對上:領袖與同工,要因為他們的勞苦、治理、勸戒、所做的工,要敬重、在愛心裏格外尊重,彼此和睦。
對軟弱的人:要警戒不守規矩的人,勉勵灰心的人,扶助軟弱的人,也要向眾人忍耐。
對自己:要常常喜樂、不住地禱告、凡事謝恩;因為這是 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。
對聽道與守道的原則: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、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、但要凡事察驗;善美的要持守、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