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王紀下 25:18~30
25:18 護衛長拿住大祭司西萊雅、副祭司西番亞,和三個把門的,
25:19 又從城中拿住一個管理兵丁的官(或譯:太監),並在城裏所遇常見王面的五個人和檢點國民軍長的書記,以及城裏遇見的國民六十個人。
25:20 護衛長尼布撒拉旦將這些人帶到在利比拉的巴比倫王那裏。
25:21 巴比倫王就把他們擊殺在哈馬地的利比拉。這樣,猶大人被擄去離開本地。
25:22 至於猶大國剩下的民,就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所剩下的,巴比倫王立了沙番的孫子、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作他們的省長。
25:23 眾軍長和屬他們的人聽見巴比倫王立了基大利作省長,於是軍長尼探雅的兒子以實瑪利、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、尼陀法人單戶蔑的兒子西萊雅、瑪迦人的兒子雅撒尼亞,和屬他們的人都到米斯巴見基大利。
25:24 基大利向他們和屬他們的人起誓說:「你們不必懼怕迦勒底臣僕,只管住在這地服事巴比倫王,就可以得福。」
25:25 七月間,宗室以利沙瑪的孫子、尼探雅的兒子以實瑪利帶著十個人來,殺了基大利和同他在米斯巴的猶大人與迦勒底人。
25:26 於是眾民,無論大小,連眾軍長;因為懼怕迦勒底人,都起身往埃及去了。
25:27 猶大王約雅斤被擄後三十七年,巴比倫王以未.米羅達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,使猶大王約雅斤抬頭,提他出監;
25:28 又對他說恩言,使他的位高過與他一同在巴比倫眾王的位,
25:29 給他脫了囚服。他終身常在巴比倫王面前吃飯。
25:30 王賜他所需用的食物,日日賜他一分,終身都是這樣。
1. 經文3遍
2. 今天默想經文
王下 25:24 基大利向他們和屬他們的人起誓說:你們不必懼怕迦勒底臣僕,只管住在這地服事巴比倫王,就可以得福。
3. 默想分享
(1)v18~20巴比倫的護衛長尼布撒拉旦抓住躲在城裏的宗教與政治的領袖、士兵與百姓(v18~19),帶往巴比倫遠征軍的總部「利比拉」(v20),交給巴比倫王來審訊和處置。因為這些人留在耶路撒冷,堅決抵抗巴比倫的侵略,不肯順服先知的預言降服在巴比倫的權下,因此巴比倫王直接殺了他們(v21)
根據《聖經綜合解讀》,猶大人前後共分六次被擄往巴比倫:
一、尼布甲尼撒元年(耶25:1;46:2),尼布甲尼撒王第1次攻擊耶路撒冷,約雅敬王和部分聖殿器皿被擄(代下36:6~7),先知但以理也在這次被擄(但1:1、6)。約雅敬後來被釋放。
二、尼布甲尼撒7年,尼布甲尼撒王第2次攻擊耶路撒冷,「擄去猶大人3023名」(耶52:28)。
三、尼布甲尼撒8年(24:12~16),耶路撒冷城被圍3個月後陷落,約雅斤王和所有的猶大精英被擄(24:14~16),先知以西結也在這次被擄(結1:1~2)。
四、尼布甲尼撒18年,尼布甲尼撒王第3次攻擊耶路撒冷,「擄去832人」(耶52:29)。
五、尼布甲尼撒19年,耶路撒冷被攻陷、聖殿被毀,剩下的百姓大都被擄(v11)。
六、尼布甲尼撒23年,猶大省長基大利被刺殺後,「擄去猶大人745名」(耶52:30)。
(2)v22「巴比倫王立了沙番的孫子、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作他們的省長。」「沙番」是約西亞王的書記(22:3),他和兒子「亞希甘」(v22)都積極參與了約西亞王的復興(22:12),「亞希甘」還保護過先知耶利米(耶26:24),基大利是耶利米的朋友。基大利可能反對投靠埃及,所以得到巴比倫王的信任,被任命為巴比倫猶大行省的省長(v22)。巴比倫和亞述一樣,都想在猶大建立一個效忠巴比倫的政府;但巴比倫並沒有像亞述一樣,把其他地方的人遷到猶大(17:24)。— 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v24需注意這裏基大利叫百姓「只管住在這地服事巴比倫王」(v24),這並不是貪生怕死、賣國投降,而是順服神的管教,因為上帝屢次透過先知預言此事,這正是神給西底家的勸誡(耶27:12~13),也是神給被擄百姓的應許(耶29:10~14),所以百姓「就可以得福」(v24)。
V25以實瑪利刺殺基大利,是受亞捫王巴厘斯指使(耶40:14),想把剩下的百姓擄到亞捫(耶41:10)。基大利的助手約哈難救回了這些百姓,但害怕巴比倫人報復(耶41:18),所以請先知耶利米求神指示前面當走的路(耶42:1~3)。神明確回答:「不要怕你們所怕的巴比倫王」(耶42:11),並且應許:「你們若仍住在這地,我就建立你們,必不拆毀,栽植你們,並不拔出」(耶42:10)。但是,這些人卻不肯順服神的話(耶43:1~3),堅持逃往埃及(v26),結果卻更加熱衷敬拜偶像(耶44:15~19)。所以神又宣告:「我向他們留意降禍不降福;在埃及地的一切猶大人必因刀劍、饑荒所滅,直到滅盡」(耶44:27)。— 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v27「猶大王約雅斤被擄後37年」,這一年尼布甲尼撒去世,他兒子「以未·米羅達」(v27)繼位。以未·米羅達莫名其妙地善待約雅斤。巴比倫出土的食物配給名單上出現了約雅斤的名字,證明他和五個王子都得到了國庫的食物供應。「約雅斤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,效法他父親一切所行的」(24:9),但卻將被神抬舉。因為神所立的大衛之約是無條件的(撒下7:16),並不倚靠人的屬靈光景來成就。人眼中的好人和壞人,在神的眼裡只不過是「五十步笑百步」,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。但我們的神是化腐朽為神奇的神,祂使用約雅斤延續了大衛後裔的血脈,他的孫子所羅巴伯將帶領百姓回歸(拉2:2),並且成為基督的肉身祖先(太1:11~12)。只要是神動工,不管多麼狂傲的人都不得不降卑降服,然後祂才「從灰塵裡抬舉貧寒人,從糞堆中提拔窮乏人,使他們與王子同坐,得著榮耀的座位」(撒上2:8)。— 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4. 今天的回應
列王紀下到今天也告一段落了,過去囫圇吞棗讀了許多遍,還不如這一次仔細研讀與默想來的果效更大,更深入理解,也有許多的收獲與得著。今天有許多基督徒以為我有「作禮拜與聽講道」就已很足夠了;好一點的基督徒還會平時偶爾翻翻聖經,多聽一些講道,但也是抱持這樣就不錯了,或是覺得「向神可以交代過去了」。這些過程也是我多年的心路歷程,直到這些年每天規律默想與書寫屬靈筆記,我又更加體會「神的話語真的就是我們的全副軍裝」,天天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不受欺騙與捆綁;以及沒有一個真心愛神的人,是不愛神的話語的;那些經常掛在嘴邊說愛主,卻不愛慕主話語的人,經常太過「自我感覺良好」。他們忽略了神的話說:「唯喜愛耶和華的律法,晝夜思想,這人便為有福!」、「我何等愛慕你的律法,終日不住地思想。」愛神、愛神的話、愛神的靈,都是分不開的,我們不能自欺欺人欺神!盼望更多神的兒女進到豐盛的泉源之地,因為「人飢餓非因無餅,乾渴非因無水, 而是因不聽耶和華的話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