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王紀下 10:12~27
10:12 耶戶起身往撒瑪利亞去。在路上、牧人剪羊毛之處,
10:13 遇見猶大王亞哈謝的弟兄,問他們說:「你們是誰?」回答說:「我們是亞哈謝的弟兄,現在下去要問王和太后的眾子安。」
10:14 耶戶吩咐說:「活捉他們!」跟從的人就活捉了他們,將他們殺在剪羊毛之處的坑邊,共四十二人,沒有留下一個。
10:15 耶戶從那裏前行,恰遇利甲的兒子約拿達來迎接他,耶戶問他安,對他說:「你誠心待我像我誠心待你嗎?」約拿達回答說:「是。」耶戶說:「若是這樣,你向我伸手」,他就伸手;耶戶拉他上車。
10:16 耶戶說:「你和我同去,看我為耶和華怎樣熱心」;於是請他坐在車上,
10:17 到了撒瑪利亞,就把撒瑪利亞的亞哈家剩下的人都殺了,直到滅盡,正如耶和華對以利亞所說的。
10:18 耶戶招聚眾民,對他們說:「亞哈事奉巴力還冷淡,耶戶卻更熱心。
10:19 現在我要給巴力獻大祭。應當叫巴力的眾先知和一切拜巴力的人,並巴力的眾祭司,都到我這裏來,不可缺少一個;凡不來的必不得活。」耶戶這樣行,是用詭計要殺盡拜巴力的人。
10:20 耶戶說:「要為巴力宣告嚴肅會!」於是宣告了。
10:21 耶戶差人走遍以色列地;凡拜巴力的人都來齊了,沒有一個不來的。他們進了巴力廟,巴力廟中從前邊直到後邊都滿了人。
10:22 耶戶吩咐掌管禮服的人說:「拿出禮服來,給一切拜巴力的人穿。」他就拿出禮服來給了他們。
10:23 耶戶和利甲的兒子約拿達進了巴力廟,對拜巴力的人說:「你們察看察看,在你們這裏不可有耶和華的僕人,只可容留拜巴力的人。」
10:24 耶戶和約拿達進去,獻平安祭和燔祭。耶戶先安派八十人在廟外,吩咐說:「我將這些人交在你們手中,若有一人脫逃,誰放的必叫他償命!」
10:25 耶戶獻完了燔祭,就出來吩咐護衛兵和眾軍長說:「你們進去殺他們,不容一人出來!」護衛兵和軍長就用刀殺他們,將屍首拋出去,便到巴力廟的城去了,
10:26 將巴力廟中的柱像都拿出來燒了;
10:27 毀壞了巴力柱像,拆毀了巴力廟作為廁所,直到今日。
1. 經文3遍
2. 今天默想經文
王下 10:17 到了撒瑪利亞,就把撒瑪利亞的亞哈家剩下的人都殺了,直到滅盡,正如耶和華對以利亞所說的。
3. 默想分享
(1)耶戶一開始殺害了以色列約蘭王與猶大亞哈謝王;接著就是清除了亞哈王的70個眾子;v12~17今天的經文則是進一步,殺害了猶大王亞哈謝的42個兄弟。「猶大王亞哈謝的弟兄」(v13)其實是指亞哈謝的親戚。這些人這時候並不知道耶戶已經叛亂,正準備向王與太后耶洗別問安,結果全遭到耶戶的殺害。這些亞哈謝的親戚正好也是亞哈家的親戚,是亞哈的女兒亞她利雅的後代,並且與亞哈聯盟,所以也是以利亞預言要將其剪除的人(王上21:21)。
v15這裏出現一個人:「利甲的兒子約拿達」,「利甲」是個敬虔的家族,以遊牧為生,是摩西岳父基尼族的後代(代上2:55),跟隨以色列人進了迦南。「利甲的兒子約拿達」(v15)的後人不喝酒、不蓋房屋、不撒種,也不栽種葡萄園(耶35:6~7),終年住在帳篷裡。200多年後,在猶大王約雅敬的時候,約拿達的後代仍謹守不逾(耶35:8~10),成為神在以色列人中見證(耶35:12~19),神向悖逆的百姓宣告:「利甲的兒子約拿達必永不缺人侍立在我面前」(耶35:19)。敬虔的「約拿達」可能在敬畏神的百姓中間很有影響力,所以耶戶以平等之禮對待他。獲得約拿達的支持之後,耶戶就放手除掉了亞哈家所有的餘孽,並且剷除了「巴力的眾先知和一切拜巴力的人,並巴力的眾祭司」(v19),為的是讓敬畏神的百姓「看我為耶和華怎樣熱心。」(v16)—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(2)v18~27這段經文是耶戶設了一個計謀,要在撒瑪利亞除盡一切事奉巴力的人。「拜巴力的人」(v19)原文是「事奉他的人」,並不是指一般的巴力敬拜者。耶戶首先「宣告嚴肅會」(v20),這是指為巴力舉行分別為聖的集會。其次,耶戶藉由表達自己比亞哈更熱衷於事奉巴力,以新王的身份號召吸引事奉巴力的先知和祭司,要求他們全部要參與聚會。然後命令進廟事奉的人都必須「穿上禮服」(v22),並隔絕其他敬拜真神的人不在其中(v23)。最後,耶戶率領了80位護衛兵和眾軍長,殺死了這群事奉巴力的人,並摧毀巴力的柱像。此後,他將巴力廟作為「廁所」,意指巴力是比糞便更無用的偶像。
4. 今天的回應
耶戶雖然被神揀選成為執行神審判的器皿,並不是因為他的愛神或敬虔。他雖然按神的旨意殺害了亞哈的後裔,卻毫無憐憫與恩慈,以致於後來何西阿指出耶戶的罪行來(何1:4~5)。即使後來耶戶也堅決剷除了巴力的權勢,但他既不介意使用「詭計」(v19),也不介意向巴力獻祭(v25)。他心目中的「耶和華」,只不過是可以用功勞去討好、利用的金牛犢(v29),正如許多人一樣,耶戶把神當作達成目的的手段與工具,而不是他想要跟隨與順服的對象。這也是我們所有自稱為基督徒的神兒女,需要時時被提醒的重點,不是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,而是要追求成為神手中聖潔合用的器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