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王紀下 2:15~25
2:15 住耶利哥的先知門徒從對面看見他,就說:「感動以利亞的靈感動以利沙了。」他們就來迎接他,在他面前俯伏於地,
2:16 對他說:「僕人們這裏有五十個壯士,求你容他們去尋找你師傅,或者耶和華的靈將他提起來,投在某山某穀。」以利沙說:「你們不必打發人去。」
2:17 他們再三催促他,他難以推辭,就說:「你們打發人去吧!」他們便打發五十人去,尋找了三天,也沒有找著。
2:18 以利沙仍然在耶利哥等候他們回到他那裏;他對他們說:「我豈沒有告訴你們不必去嗎?」
2:19 耶利哥城的人對以利沙說:「這城的地勢美好,我主看見了;只是水惡劣,土產不熟而落。」
2:20 以利沙說:「你們拿一個新瓶來,裝鹽給我」;他們就拿來給他。
2:21 他出到水源,將鹽倒在水中,說:「耶和華如此說:『我治好了這水,從此必不再使人死,也不再使地土不生產。』」
2:22 於是那水治好了,直到今日,正如以利沙所說的。
2:23 以利沙從那裏上伯特利去,正上去的時候,有些童子從城裏出來,戲笑他說:「禿頭的上去吧!禿頭的上去吧!」
2:24 他回頭看見,就奉耶和華的名咒詛他們。於是有兩個母熊從林中出來,撕裂他們中間四十二個童子。
2:25 以利沙從伯特利上迦密山,又從迦密山回到撒瑪利亞。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王下 2:15 住耶利哥的先知門徒從對面看見他,就說:感動以利亞的靈感動以利沙了。他們就來迎接他,在他面前俯伏於地,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v15~18耶利哥的先知門徒看見以利沙將約旦河分開,知道他繼承了以利亞的服事:「感動以利亞的靈感動以利沙了。」但卻執意要尋找以利亞的屍體。「儘管他們站在約旦河對岸,親眼看見以利亞在旋風中被接往天上去了,卻不相信他升天的事實。他們不顧以利沙的反對,花了三天的時間尋找以利亞,結果一無所獲(v17)。先知門徒似乎認同以利亞的權威,卻無法相信他所說的話,顯示他們在信仰上的矛盾。以利亞的升天,向缺乏信心的世代宣告了神的偉大權能。」—《活潑的生命》

v19~22以利沙所行的第二個神蹟,就是用「新瓶裝鹽」,醫治了耶利哥城原本惡劣的水質。很可能亞哈王無視約書亞的咒詛、「重修耶利哥城」(王上16:34)時,被神審判的結果。「新瓶」(v20)代表潔淨,「鹽」(v20)是立約的象徵(利2:13;民18:19)。以利沙「將鹽倒在水中」,但「治好了這水」(v21)的不是鹽,而是信實守約的神自己。因為神要借著這個神跡,宣告「神是拯救」;落在審判中的百姓只要回轉歸向信實守約的神,就可以脫離咒詛、重獲生命,「從此必不再使人死,也不再使地土不生產」(v21)。以利沙治好耶利哥的水,和摩西治好瑪拉的苦水非常相似(出15:25)。因此,百姓馬上就能聯想到神在瑪拉所說的話:「你若留意聽耶和華——你神的話,又行我眼中看為正的事,留心聽我的誡命,守我一切的律例,我就不將所加與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,因為我——耶和華是醫治你的」(出15:26)。—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
(2)v23~25以利沙另一個神蹟,是「奉耶和華的名咒詛戲笑他的童子」。這裏看起來可能會有比較多的疑慮,我們整理一下解經資料:
一、v23的「童子」與所羅門自稱的「幼童」(王上3:7)原文相同,當時所羅門已經生了羅波安,大約有20歲左右。v24的「童子」與同羅波安一起長大的「少年人」(王上12:8)原文相同,那些「少年人」已經有40歲左右。因此,這些「童子」並不是無知的頑童,而是一幫藐視神的年輕人。—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
二、「禿頭的上去吧」(v23),意思可能是「禿頭的和以利亞一起升天吧」,實際上是咒詛以利沙和以利亞一樣去死。以利亞升天是一件莊嚴神聖的事,但竟然被這些年輕人當作笑料來侮辱以利沙。「戲笑」(v23)原文是「藐視、嘲笑」。耶利哥城並不大,以利沙在耶利哥城住了好幾天,這些年輕人一定已經知道了以利沙所行的兩個神跡(v14、21)。因此,他們嘲笑以利沙,並不是孩子的頑皮,而是惡意侮辱神的先知,也就是挑戰神。以利沙「奉耶和華的名咒詛他們」,是因為「 那褻瀆耶和華名的,必被治死」(利24:16)。

三、耶利哥因為君王的墮落活在拜偶像與罪惡之中,並不敬畏神。神在最黑暗的時刻興起先知彰顯神的作為,這時候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先要教導百姓「敬畏神」,否則神說話無人會聽,就會犯下更多更大的罪。就好像使徒行傳初代教會設立的時候,聖靈也擊殺了亞拿尼亞和撒非喇這對夫妻一樣,這些都不是常見之事,而是神在非常的時期有非常的作為,但重點都是一樣的,教導百姓:「敬畏耶和華」、「聽神的話」。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這幾天的經文特別敘述以利沙所行的神蹟,也見證了神的法則:敬畏神與尋求神的人要得著祝福,藐視不敬畏神的人要受到審判。另一個重點就是義人的祈禱大有功效,可以祝福我們身邊的人,包括以利亞與以利沙,當他們願意獻上自己被神使用的時候,就祝福了那個世代的人。也願我們都成為別人的祝福,先從我們與神親密開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