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王紀上 22:29~40
22:29 以色列王和猶大王約沙法上基列的拉末去了。
22:30 以色列王對約沙法說:「我要改裝上陣,你可以仍穿王服。」以色列王就改裝上陣。
22:31 先是亞蘭王吩咐他的三十二個車兵長說:「他們的兵將,無論大小,你們都不可與他們爭戰,只要與以色列王爭戰。」
22:32 車兵長看見約沙法,便說:「這必是以色列王!」就轉過去與他爭戰,約沙法便呼喊。
22:33 車兵長見不是以色列王,就轉去不追他了。
22:34 有一人隨便開弓,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縫裏。王對趕車的說:「我受了重傷,你轉過車來,拉我出陣吧!」
22:35 那日,陣勢越戰越猛,有人扶王站在車上,抵擋亞蘭人。到晚上,王就死了,血從傷處流在車中。
22:36 約在日落的時候,有號令傳遍軍中,說:「各歸本城,各歸本地吧!」
22:37 王既死了,眾人將他送到撒瑪利亞,就葬在那裏;
22:38 又有人把他的車洗在撒瑪利亞的池旁(妓女在那裏洗澡),狗來舔他的血,正如耶和華所說的話。
22:39 亞哈其餘的事,凡他所行的和他所修造的象牙宮,並所建築的一切城邑,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。
22:40 亞哈與他列祖同睡。他兒子亞哈謝接續他作王。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王上 22:39 亞哈其餘的事,凡他所行的和他所修造的象牙宮,並所建築的一切城邑,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v29雖然亞哈和約沙法王都想聽實話(v7、16),但人性的軟弱卻又只喜歡聽自己想聽的,不想聽的就自動消音,所以最終還是不理會米該雅的警告,執意「上基列的拉末去了」

v30~33亞哈雖然外表驕傲張狂,內心仍然軟弱膽怯;想要倚靠自己的小聰明而不是倚靠神,選擇「要改裝上陣」(v30),想盡一切努力去阻止預言的實現。雖然一開始亞蘭王吩咐車兵長要把焦點放在以色列王身上(v31),直到後來發現穿王服的不是亞哈,而是約沙法王,於是「轉去不追他了」(v33)。

v34~36真是「人算不如天算」,亞哈王想要改裝上陣讓敵人找不到他,竟沒有想到「有一人隨便開弓,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縫裏。」(v34)亂槍打鳥也可以打中?v35「到晚上,王就死了」。v36果然如米該雅的預言,此戰大敗,亞哈王必死。即使人有小聰明,也敵擋不過神的旨意成就。

(2)神曾經三次宣告對亞哈的刑罰:第一次是他放走亞蘭王的時候(20:42),第二次是他搶奪拿伯的葡萄園的時候(21:19),第三次是在開戰之前(v17~23)。但亞哈卻不顧先知的警告,一意孤行,最終遭遇死亡。今天,神已經多次多方地警告世人:「按著定命,人人都有一死,死後且有審判」(來9:27),但許多人也像亞哈一樣冥頑不靈,在滅亡之路上始終不肯回頭。這是因為人在身體死亡之前,靈性早已「死在過犯罪惡之中」(弗2:1)。「然而,神既有豐富的憐憫,因祂愛我們的大愛,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,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」(弗2:4~5),讓我們這些蒙恩的罪人能夠回轉接受基督。因此,只有神「愛我們的大愛」,才能領人歸主;而信徒的愛只是基督生命的見證,就像約沙法不能影響亞哈一樣,並不能改變人心。—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聖經用相當多的篇幅,來描述這位最壞的亞哈王,是叫我們看見即使最敗壞的人,其實神都給我們許多的機會可以隨時選擇悔改。這讓我想到猶大,在耶穌身邊三年半的時間,卻仍然沈淪了,不是神沒有給人機會,而是人不知道「把握當下的機會」!所以當審判的時候,神的公義必要叫我們謙卑領受,只有人是善變的,但神沒有改變,祂的屬性以及祂的權能和古時一樣,在他並沒有改變,也沒有轉動的影兒。英國講道王子司布真,有一天和朋友在鄉下散步,到了一個地方,他們發現某個人家的屋頂裝了一個風標,上頭寫著:「神是愛」。司布真對朋友說:「把這麼好的一句話放在會轉動的風標上,實在有點不妥,因為神的愛永不改變,而風標則經常在變動。」但他的朋友卻有不同的看法,他說:「這家主人這樣做正是指出一個真理,不管風怎麼吹,神的愛始終不變,我倒是很欣賞這主人的創意呢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