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王紀上 20:1~12
20:1 亞蘭王便‧哈達聚集他的全軍,率領三十二個王,帶著車馬上來圍攻撒瑪利亞;
20:2 又差遣使者進城見以色列王亞哈,對他說:「便‧哈達如此說:
20:3 你的金銀都要歸我,你妻子兒女中最美的也要歸我。」
20:4 以色列王回答說:「我主我王啊,可以依著你的話,我與我所有的都歸你。」
20:5 使者又來說:「便‧哈達如此說:我已差遣人去見你,要你將你的金銀、妻子、兒女都給我。
20:6 但明日約在這時候,我還要差遣臣僕到你那裏,搜查你的家和你僕人的家,將你眼中一切所喜愛的都拿了去。」
20:7 以色列王召了國中的長老來,對他們說:「請你們看看,這人是怎樣地謀害我,他先差遣人到我這裏來,要我的妻子、兒女,和金銀,我並沒有推辭他。」
20:8 長老和百姓對王說:「不要聽從他,也不要應允他。」
20:9 故此,以色列王對便‧哈達的使者說:「你們告訴我主我王說:王頭一次差遣人向僕人所要的,僕人都依從;但這次所要的,我不能依從。」使者就去回覆便‧哈達。
20:10 便‧哈達又差遣人去見亞哈說:「撒瑪利亞的塵土若夠跟從我的人每人捧一捧的,願神明重重地降罰與我!」
20:11 以色列王說:「你告訴他說,才頂盔貫甲的,休要像摘盔卸甲的誇口。」
20:12 便‧哈達和諸王正在帳幕裏喝酒,聽見這話,就對他臣僕說:「擺隊吧!」他們就擺隊攻城。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王上 20:1 亞蘭王便‧哈達聚集他的全軍,率領三十二個王,帶著車馬上來圍攻撒瑪利亞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v1~6亞哈王明明看見了以利亞在迦密中上所行的大神蹟,卻不肯回轉歸向神,因此神興起亞蘭王便‧哈達來攻擊他。v1亞蘭王便‧哈達率領了32個王與全軍,帶著車馬浩浩蕩蕩上來圍攻撒瑪利亞,亞蘭王囂張的要求是:「你的金銀都要歸我,你妻子兒女中最美的也要歸我。」(v3)《啟導本聖經列王紀上註釋》— 「便哈達要求北國作他的附庸。以色列王知道決非亞蘭王的對手,只求能解京城之圍,免遭洗劫,接受了這要求(v4)。便哈達貪得無厭,認為口頭歸附不夠,要他雙手奉獻撒瑪利亞城,完全投降(v5~6)」
《蔡哲民查經資料》—「v3 中亞哈大概認為『你的金銀都要歸我,你妻子兒女中最美的也要歸我』這個說法只是『當亞蘭附庸』的意思罷了,所以v4 他就答應了。沒想到 20:6 亞蘭王是真的要劫掠撒馬利亞。」

(2)v7~9當亞蘭王得寸進尺的繼續提出要求時,亞哈王與長老商議決定拒絕這等喪權辱國的要求,導致亞蘭王宣告全面開戰。

v10「撒瑪利亞的塵土,若夠跟從我的人每人捧一捧的,願神明重重地降罰與我。」意即要是每個士兵都取一把塵土,撒瑪利亞便要被移平,結果是撒瑪利亞城可能幾乎成為廢墟。—《列王紀上雷氏研讀本》

v11亞哈王的回覆:「才頂盔貫甲的,休要像摘盔卸甲的誇口。」這諺語的意思是:「剛開始打仗的人不要過早誇口能得勝。」—《列王紀上雷氏研讀本》此節的意思是:「驕兵必敗」(參箴27:1)。—《串珠聖經注釋》

便哈達的要求極其過份(v3)。儘管如此,亞哈仍然接受了其要求,這是出於為保全性命的卑鄙之意圖。便哈達的第二個要求不僅包括佔領或掠奪首都,而且威脅亞哈的性命(v7)於是,亞哈慌忙招集眾長老謀求緊急措施,最後決定要進行生死之戰(v11)。亞哈面對戰爭,絲毫未曾想依靠耶和華,始終依靠自己卑劣而愚昧的判斷。—《聖經精讀本──列王紀上註解》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有時候基督徒當久了,我們在高舉「愛」的時候,不知不覺就變成了愚昧的爛好人。很多人以為愛就是無限制的容忍與付出,卻沒有建立在真理與智慧的根基上,結果愛就變成了亂、變成害、變成礙。林前13章愛的真諦,強調神的愛是「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」。我們愛人,是要把人不斷引到耶穌的愛與真理面前,而不是縱容人「隨心所欲、為所欲為」。亞哈王對於仇敵,因為不尋求神不相信神,就變得「害怕與妥協」,直到仇敵得寸進尺,才發現退無可退、忍無可忍,最後才想到求神幫助他。我們對於神的公義與慈愛,都必須建立在真理與聖靈的基礎上,才能成為通達的智慧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