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王紀上 16:15~28
16:15 猶大王亞撒二十七年,心利在得撒作王七日。那時民正安營圍攻非利士的基比頓。
16:16 民在營中聽說心利背叛,又殺了王,故此以色列眾人當日在營中立元帥暗利作以色列王。
16:17 暗利率領以色列眾人,從基比頓上去,圍困得撒。
16:18 心利見城破失,就進了王宮的衛所,放火焚燒宮殿,自焚而死。
16:19 這是因他犯罪,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,行耶羅波安所行的,犯他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那罪。
16:20 心利其餘的事和他背叛的情形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。
16:21 那時,以色列民分為兩半:一半隨從基納的兒子提比尼,要立他作王;一半隨從暗利。
16:22 但隨從暗利的民勝過隨從基納的兒子提比尼的民。提比尼死了,暗利就作了王。
16:23 猶大王亞撒三十一年,暗利登基作以色列王共十二年;在得撒作王六年。
16:24 暗利用二他連得銀子向撒瑪買了撒瑪利亞山,在山上造城,就按著山的原主撒瑪的名,給所造的城起名叫撒瑪利亞。
16:25 暗利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,比他以前的列王作惡更甚。
16:26 因他行了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行的,犯他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那罪,以虛無的神惹耶和華─以色列 神的怒氣。
16:27 暗利其餘的事和他所顯出的勇力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。
16:28 暗利與他列祖同睡,葬在撒瑪利亞。他兒子亞哈接續他作王。
1. 經文3遍
2. 今天默想經文
王上 16:25 暗利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,比他以前的列王作惡更甚。
16:26 因他行了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行的,犯他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那罪,以虛無的神惹耶和華─以色列 神的怒氣。
3. 默想分享
(1)北國以色列因為君王拜偶像的罪惡,導致整個政局與百姓一直陷在動亂之中。v15心利殺死了前王以拉,奪取王位, 卻只作王7日的短命皇帝,後來就自焚而死(v18):
一、從人的角度來看,心利之死是因為他奪權之時,以色列軍隊正在與非利士人爭戰(v15),聽到這個消息,並不支持心利作王,反而支持軍八的元帥暗利作王(v16)。
二、從神的角度來看,心利的短命政權,是因為他—「這是因他犯罪,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,行耶羅波安所行的,犯他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那罪。」(v19)
v21~26心利死後,以色列分裂成為二大陣營,一半支持提比尼作王,一半支持暗利作王(v21)。國家經過4年的內戰,等到提比尼死了,暗利才順利作王12年(v22~23)。暗利的事蹟:
一、將撒瑪利亞設為北國首都(v24):撒馬利亞山位於示劍西北約11公里,水源充沛。「撒馬利亞」城防禦堅固,易守難攻(20:1~21),中央山地的兩條南北大道都在附近,方便到達北面的耶斯列平原、東南的示劍和西面的沿海平原。「撒馬利亞」此後一直作為北國以色列的都城,一直到被擄亞述。「撒馬利亞」這個名字也被用來代稱整個北國以色列。—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二、大大得罪神:v25~26「暗利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,比他以前的列王作惡更甚。因他行了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行的,犯他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那罪,以虛無的神惹耶和華─以色列 神的怒氣。」即使暗利好像在政治與軍事上取得了成就,卻在屬靈上更加墮落,也導致北國百姓淪為拜偶像之國,導致其後繼的世代,都陷入罪惡的泥沼之中。
4. 今天的回應
這裏的歷史,使我們不禁想到士師記最後一節記載:「那時,以色列中沒有王,各人任意而行。」(士21:25)以色列人沒有王,但其實人人都是王,因為人人不受約束,任意而行。人選擇自己喜歡的王,結果就是國家對立與鬥爭,不管神的旨意如何,只管我高興不高興,結果國家動蕩分裂。想想今天台灣的光景,不受約束的民主,帶來的同樣都是對立、鬥爭、混亂、敗壞,與國家的耗損,人民的痛苦。追根究底就是「我們不肯服在神旨意權柄之下的罪」。解決之道,神的教會站在破口上帶領國家悔改禱告,求神煉淨管教,除去罪惡,赦免醫治:「行公義、好憐憫、存謙卑的心,與神同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