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王紀上 15:25~32
15:25 猶大王亞撒第二年,耶羅波安的兒子拿答登基作以色列王共二年,
15:26 拿答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,行他父親所行的,犯他父親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那罪。
15:27 以薩迦人亞希雅的兒子巴沙背叛拿答,在非利士的基比頓殺了他。那時拿答和以色列眾人正圍困基比頓。
15:28 在猶大王亞撒第三年巴沙殺了他,篡了他的位。
15:29 巴沙一作王就殺了耶羅波安的全家,凡有氣息的沒有留下一個,都滅盡了,正應驗耶和華藉他僕人示羅人亞希雅所說的話。
15:30 這是因為耶羅波安所犯的罪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,惹動耶和華─以色列 神的怒氣。
15:31 拿答其餘的事,凡他所行的,都寫在以色列諸王記上。
15:32 亞撒和以色列王巴沙在世的日子常常爭戰。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王上 15:30 這是因為耶羅波安所犯的罪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,惹動耶和華─以色列 神的怒氣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經文背景:因為耶羅波安的大罪:為了鞏固王位造金牛犢誤導百姓拜偶像而離棄神,他的家族照著先知的警告全部滅絕,北國君王好幾位成了短命的君王,更迭頻繁,國家動盪。

(1)v25~26 「……,耶羅波安的兒子拿答登基作以色列王共2年,拿答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。就是父親耶羅波安為了王位造金牛犢陷百姓於大罪,他的兒子拿答照著父親的惡行為繼續帶頭犯罪。我們來看造成耶羅波安家族滅亡的:
內因 —
一、v26「拿答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,行他父親所行的,犯他父親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的那罪。」
二、v30「這是因為耶羅波安所犯的罪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裏,惹動耶和華─以色列 神的怒氣。」

「外果」—
一、v27「 以薩迦人亞希雅的兒子巴沙背叛拿答,在非利士的基比頓殺了他。」
二、v28「在猶大王亞撒第三年巴沙殺了他,篡了他的位。」
三、v29「巴沙一作王就殺了耶羅波安的全家,凡有氣息的沒有留下一個,都滅盡了,正應驗耶和華藉他僕人示羅人亞希雅所說的話。」

(2)其實神已經兩次差派先知警告耶羅波安(13:2~3;14:7~11),但耶羅波安不但自己犯罪,還「使以色列人陷在罪裡」(v30)。現在,「絆倒人的有禍了。就是把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,丟在海裡,還強如他把這小子裡的一個絆倒了」(路17:1~2)。巴沙殺了耶羅波安家的男丁,應驗了亞希雅的預言(14:10)。

神要除去的是「屬耶羅波安的男丁」(14:10),使耶羅波安家再沒有男丁可以繼承王位;巴沙卻「殺了耶羅波安的全家,凡有氣息的沒有留下一個,都滅盡了」(v29),越過了神的界限,因此,神照樣要懲罰巴沙(16:7)。—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這裏看起來,好像父親的罪,卻是報應在子孫的身上;聖經中有時候是現世報,有時候卻是要等到日期滿足了,神才會降下審判。這樣看起來,子孫很倒楣,要承受父母祖先的過犯,但其實並非如此。就像路得是摩押女子,是祖先被咒詛的種族,但是路得因為她的敬虔與信心,卻成了大衛的曾祖母與耶穌在世上家譜中的祖先。又像尼尼微城,雖然神本來要滅絕的,但是他們悔改了,神就不降這災。所以重點不是「祖先的咒詛」,重點是我們什麼時候悔改轉向神,我們就開啟了一個祝福的循環,可以將祝福從我們開始帶給後世子孫,因為「憐憫是向審判誇勝的」。

耶羅波安的兒子拿答因為繼續作惡死不悔改,才會讓整個家族面臨審判的刑罰,但是如果拿答肯悔改,我們相信劇本就會被改寫,因為神是化咒詛為祝福的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