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王紀上 8:41~53
8:41 「論到不屬你民以色列的外邦人,為你名從遠方而來,
8:42 (他們聽人論說你的大名和大能的手,並伸出來的膀臂)向這殿禱告,
8:43 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,照著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,使天下萬民都認識你的名,敬畏你像你的民以色列一樣;又使他們知道我建造的這殿是稱為你名下的。
8:44 「你的民若奉你的差遣,無論往何處去與仇敵爭戰,向耶和華所選擇的城與我為你名所建造的殿禱告,
8:45 求你在天上垂聽他們的禱告祈求,使他們得勝。
8:46 「你的民若得罪你(世上沒有不犯罪的人),你向他們發怒,將他們交給仇敵擄到仇敵之地,或遠或近,
8:47 他們若在擄到之地想起罪來,回心轉意,懇求你說:『我們有罪了,我們悖逆了,我們作惡了』;
8:48 他們若在擄到之地盡心盡性歸服你,又向自己的地,就是你賜給他們列祖之地和你所選擇的城,並我為你名所建造的殿禱告,
8:49 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他們的禱告祈求,為他們伸冤;
8:50 饒恕得罪你的民,赦免他們的一切過犯,使他們在擄他們的人面前蒙憐恤。
8:51 因為他們是你的子民,你的產業,是你從埃及領出來脫離鐵爐的。
8:52 願你的眼目看顧僕人,聽你民以色列的祈求,無論何時向你祈求,願你垂聽。
8:53 主耶和華啊,你將他們從地上的萬民中分別出來作你的產業,是照你領我們列祖出埃及的時候,藉你僕人摩西所應許的話。」
1. 經文3遍
2. 今天默想經文
上 8:43 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,照著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,使天下萬民都認識你的名,敬畏你像你的民以色列一樣;又使他們知道我建造的這殿是稱為你名下的。
8:50 饒恕得罪你的民,赦免他們的一切過犯,使他們在擄他們的人面前蒙憐恤。
3. 默想分享
(1)延續前面的經文,所羅門王的第五個祈求:是為外邦人代求(v41~43)。因為神早已宣告:「若有外人和你們同居,或有人世世代代住在你們中間,願意將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,你們怎樣辦理,他也要照樣辦理」(民15:14),顯明神的恩典不僅給以色列人,也要給凡願意認識祂的人。v41~43對於那些因為聽見神的作為而從遠方而來到聖殿禱告的外邦人,求神—「照著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,使天下萬民都認識你的名,敬畏你像你的民以色列一樣。」(v43),「好叫世界得知禰的道路,萬國得知禰的救恩」(詩67:2)。因為「神也賜恩給外邦人,叫他們悔改得生命」(徒11:18)。
第六個祈求,是為戰爭賜下得勝的禱告(v44~45)因為神曾應許:百姓若謹守遵行神的律法,神必然會賜下得勝:「你們要追趕仇敵,他們必倒在你們刀下。你們五個人要追趕一百人,一百人要追趕一萬人;仇敵必倒在你們刀下」(利26:7~8)。「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。」(撒上17:47)。
(2)第七個祈求:是為了被擄到敵國的百姓代求(v46~51)因為神早已宣告:百姓若不肯遵行誡命,屢教不改,「耶和華必使你們分散在萬民中,從地這邊到地那邊,你必在那裡事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認識、木頭石頭的神」(申28:64)。在舊約聖經中以色列民的被擄,其實全都是出於上帝旨意的管教與煉淨。神講話一次二次,百姓屢勸不聽,死不悔改,神不得已才會下重手管教,期待有餘民能夠因此悔改,免得全都沈淪了。這些被擄被煉淨願意悔改的「餘民」(v47~48),求神垂聽禱告、為他們伸冤(v49)
、饒恕罪孽、赦免過犯,使他們得蒙憐恤(v50)。
v52~53所羅門之所以敢求神「看顧僕人,聽祢民以色列的祈求,無論何時向祢祈求,願祢垂聽」(v52),不是因為自己建造了聖殿,也不是因為百姓的公義,而是因為神照著自己的應許和憐憫,「將他們從地上的萬民中分別出來」(v53),特作自己的產業。
所羅門的禱告,可能是在贖罪日的禱告,所以七個祈求裡沒有一個是求神賜福。因為他知道,神的百姓只要活在神的光中,福氣就不是問題,正如主耶穌的應許:「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,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」(太6:33)。人的問題不是神不賜福,而是自己堵住了蒙福的道路;因此,人最重要的不是求神賜福,而是認罪悔改,求神除去阻擋自己蒙福的因素。—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4. 今天的回應
我們今天從所羅門的禱告中,學習到神本來就是賜福人的神,愛與祝福本來就是神的屬性。只是神也是公義的神,攔阻神祝福的,不是我們沒有禱告,而是我們的罪使我們與神隔絕,除非罪被挪去。所羅門深知這個道理,於是求神垂聽,幫助百姓在得罪神的時候倚靠神的「恩典與憐憫」得以回轉,與神和好,繼續活在神的福分之中。今天基督徒都喜歡祈求「各種祝福」,卻很不喜歡讀聖經明白神的旨意,也討厭了解到底有什麼罪擋在我們與神之間,或是討厭聽到「認罪悔改」的信息,其實這才是攔阻神施恩最大的障礙了。所羅門的禱告,值得我們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