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王紀上 8:31~40
8:31 「人若得罪鄰舍,有人叫他起誓,他來到這殿在你的壇前起誓,
8:32 求你在天上垂聽,判斷你的僕人:定惡人有罪,照他所行的報應在他頭上;定義人有理,照他的義賞賜他。
8:33 「你的民以色列若得罪你,敗在仇敵面前,又歸向你,承認你的名,在這殿裏祈求禱告,
8:34 求你在天上垂聽,赦免你民以色列的罪,使他們歸回你賜給他們列祖之地。
8:35 「你的民因得罪你,你懲罰他們,使天閉塞不下雨;他們若向此處禱告,承認你的名,離開他們的罪,
8:36 求你在天上垂聽,赦免你僕人以色列民的罪,將當行的善道指教他們,且降雨在你的地,就是你賜給你民為業之地。
8:37 「國中若有饑荒、瘟疫、旱風、黴爛、蝗蟲、螞蚱,或有仇敵犯境圍困城邑,無論遭遇甚麼災禍疾病,
8:38 你的民以色列,或是眾人,或是一人,自覺有罪(原文是災),向這殿舉手,無論祈求甚麼,禱告甚麼,
8:39 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赦免。你是知道人心的,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們(惟有你知道世人的心),
8:40 使他們在你賜給我們列祖之地上一生一世敬畏你。
1. 經文3遍
2. 今天默想經文
王上 8:34 求你在天上垂聽,赦免你民以色列的罪,使他們歸回你賜給他們列祖之地。
8:39 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赦免。你是知道人心的,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們(惟有你知道世人的心)。
8:40 使他們在你賜給我們列祖之地上一生一世敬畏你。
3. 默想分享
(1)王上8:31~53,許多解經學者將所羅門在這裏的禱告分為「七個懇求」,而且都是根據神的應許:
第一個祈求:求神按公義判斷各人(v31~32)—當有人得罪鄰舍,卻自認為是無罪,這時按律法的要 求「你就當起來,往耶和華—你神所選擇的地方去見祭司利未人,並當時的審判官,求問他們,他們必將判語指示你」(申17:8~9)。而大祭司處理疑難案件的方法,可能是讓當事人在祭壇前起誓,然後用烏陵土明、讓神來決定。因為所羅門相信神必定垂聽禱告,並且按真理公義判斷(v32)。
第二個祈求:是當百姓因得罪神而導致戰敗,當百姓願意悔改轉向神,又承認神的名、轉離他們的惡行時,求神赦免他們的過犯(v33~34)。因為神曾經應許「雖是這樣,他們在仇敵之地,我卻不厭棄他們,也不厭惡他們,將他們盡行滅絕,也不背棄我與他們所立的約。」(利26:44)
(2)第三個祈求:若百姓因為得罪神而導致旱災(v35),因為神曾說:「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,就使天閉塞不下雨,地也不出產,使你們在耶和華所賜給你們的美地上速速滅亡」(申11:17)、「你頭上的天要變為銅,腳下的地要變為鐵。耶和華要使那降在你地上的雨變為塵沙,從天臨在你身上,直到你滅亡。」(申28:23~24)此時若百姓肯認罪悔改,求神垂聽並且赦免他們,「將當行的善道指教他們」,重新降下時雨(v36)。因為百姓若「愛耶和華—你們的神,盡心盡性事奉祂,祂必按時降秋雨春雨在你們的地上。」(申11:13~14)
第四個祈求:倘若百姓因為行惡離棄神,導致神降下管教的天災人禍:「國中若有饑荒、瘟疫、旱風、黴爛、蝗蟲、螞蚱,或有仇敵犯境圍困城邑,無論遭遇甚麼災禍疾病…」(v37),因為申28:22也這樣說:百姓若行惡離棄神,「耶和華要用癆病、熱病、火症、瘧疾、刀劍、旱風、黴爛攻擊你。這都要追趕你,直到你滅亡」(申28:22)。這時候或是眾人,或是一人,自覺有罪得罪了神,願意悔改尋求神的面,求神垂聽赦免,並照各人所行的待他們。(v38~39)因為神能洞察人心,也必作出合理的判斷。這裏特別注意,「眾人」與「一人」,都是很重要的事。康來昌牧師:「『或是眾人,或是一人』這太寶貴了,一個人的悔改會造成這麼大的恩典,就如一個人的得罪神,造成很大的禍患一樣。這在羅馬書第5章有講,『一』與『多』的對比,也是我們自己生活中彼此會有的影響。」
4. 今天的回應
所羅門此時的獻殿禱告,顯然被神的靈感動與充滿,他的禱告都是以神為中心,就是要與神認同—「承認自己的罪、悔改離棄惡行、祈求神的赦免恩典,與神恢復和好關係」。我們的禱告是否蒙神垂聽,不是根據「我的立志」、「我的宣告」、「我的功德」,而是奠基於「神的旨意」、「聖靈的充滿引導」、「榮神益人」的美好果子。禱告的動作,絕對不是「以自我為中心」的宗教活動,而是「以神為中心」的神人關係互動。我們透過禱告來學習與神對齊,學習認識神、愛神、順服神的屬靈操練;而不是得罪神或遠離神的宗教功德或私慾發表。禱告的功課,值得我們用一生來追求學習成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