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王紀上 8:22~30
8:22 所羅門當著以色列會眾,站在耶和華的壇前,向天舉手說:
8:23 「耶和華─以色列的 神啊,天上地下沒有神可比你的!你向那盡心行在你面前的僕人守約施慈愛;
8:24 向你僕人─我父大衛所應許的話現在應驗了。你親口應許,親手成就,正如今日一樣。
8:25 耶和華─以色列的 神啊,你所應許你僕人─我父大衛的話說:『你的子孫若謹慎自己的行為,在我面前行事像你所行的一樣,就不斷人坐以色列的國位。』現在求你應驗這話。
8:26 以色列的 神啊,求你成就向你僕人─我父大衛所應許的話。
8:27 「 神果真住在地上嗎?看哪,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,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?
8:28 惟求耶和華─我的 神垂顧僕人的禱告祈求,俯聽僕人今日在你面前的祈禱呼籲。
8:29 願你晝夜看顧這殿,就是你應許立為你名的居所;求你垂聽僕人向此處禱告的話。
8:30 你僕人和你民以色列向此處祈禱的時候,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,垂聽而赦免。
1. 經文3遍
2. 今天默想經文
王上8:23 「耶和華─以色列的 神啊,天上地下沒有神可比你的!你向那盡心行在你面前的僕人守約施慈愛。
8:27神果真住在地上嗎?看哪,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,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?
3. 默想分享
(1)v22這段經文的背景,所羅門造了一個長5肘,寬5肘,高3肘的銅台,放在院中的祭壇前(代下6:12~13)。他先是「站在耶和華的壇前」(v22)向百姓致辭,然後「屈膝跪著,向天舉手,在耶和華面前禱告祈求」(v54)。
v23~26所羅門在獻殿儀式中,向神禱告:
一、宣告神的偉大與慈愛:「天上地下沒有神可比你的!你向那盡心行在你面前的僕人守約施慈愛。」(v23)
二、我們禱告的基礎是建立在神的旨意與應許之上:「向你僕人─我父大衛所應許的話現在應驗了。你親口應許,親手成就,正如今日一樣。」(v24)
三、求神信守與大衛所立的約定(大衛之約),祝福以色列百姓:「你的子孫若謹慎自己的行為,在我面前行事像你所行的一樣,就不斷人坐以色列的國位。現在求你應驗這話。」(v25~26)
大衛之約,我們要小心來看,因為顯然就人的角度來看:「就不斷人坐以色列的國位」事實上在後來的歷史上並未實現,甚至連以色列最後都亡國了。但就神的角度來看,這句經文的實現是在耶穌基督的身上才能完全應驗與成就,真正大衛的子孫,同時更是大衛的主,乃是指著耶穌說的。大衛的國,並不是世上的國,而是指耶穌基督屬靈永遠掌權的國度。
(2)v27~30其實就連所羅門也知道上帝並不住在聖殿裏:「神果真住在地上嗎?看哪,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,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?」事實上不是上帝需要一個房子居住,而是軟弱的百姓需要尋求神的憐憫與恩典,我想這才是神允許所羅門建殿的真正原因。透過一個「看得見的聖殿」,神希望百姓能夠相信並且倚靠這位「看不見的上帝」。其實神要看顧的「不是這殿」(v29),而是眷顧尋求神之面的百姓—「你僕人和你民以色列向此處祈禱的時候,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,垂聽而赦免。」(v30)。
但是顯然所羅門的禱告後來落空了,因為百姓並未從聖殿中學到功課,專心敬拜獨一真神。到最後聖殿也被毀被拆了,而且包括「第一聖殿」與「第二聖殿」,至今以色列中沒有聖殿。神要的不是居住在「看得見的房子裏」,而是神想要住在「相信之人的心裏」,這是我們一生都要學習的寶貴功課。
4. 今天的回應
從所羅門身上,我學習到信仰的功課,絕對不是追求「一時的輝煌璀璨」,卻如煙花滿天,稍縱即逝;倒像是跑馬拉松的天路旅程,平穩持續,堅持到底,猶如倒吃甘蔗。從列王紀後來的歷史來看,自所羅門之後國家分裂成為南國北國:其中北國(以色列)有19個王,都是壞王;而南國(猶大)有20個王,其中8個好王、12個壞王。但即使好王一開始願意「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」,卻有多位因為晚年驕傲自滿,晚節不保,如所羅門一般。我們不應追求外在感官刺激的大起大落,而是追求每天有神同行的平安喜樂、堅定跟隨才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