列王紀上 5:1~18
5:1 推羅王希蘭,平素愛大衛;他聽見以色列人膏所羅門,接續他父親作王,就差遣臣僕來見他。
5:2 所羅門也差遣人去見希蘭,說:
5:3 「你知道我父親大衛因四圍的爭戰,不能為耶和華─他 神的名建殿,直等到耶和華使仇敵都服在他腳下。
5:4 現在耶和華─我的 神使我四圍平安,沒有仇敵,沒有災禍。
5:5 我定意要為耶和華─我 神的名建殿,是照耶和華應許我父親大衛的話說:『我必使你兒子接續你坐你的位,他必為我的名建殿。』
5:6 所以求你吩咐你的僕人在利巴嫩為我砍伐香柏木,我的僕人也必幫助他們,我必照你所定的,給你僕人的工價;因為你知道,在我們中間沒有人像西頓人善於砍伐樹木。」
5:7 希蘭聽見所羅門的話,就甚喜悅,說:「今日應當稱頌耶和華;因他賜給大衛一個有智慧的兒子,治理這眾多的民。」
5:8 希蘭打發人去見所羅門,說:「你差遣人向我所提的那事,我都聽見了;論到香柏木和松木,我必照你的心願而行。
5:9 我的僕人必將這木料從利巴嫩運到海裏,紮成筏子,浮海運到你所指定我的地方,在那裏拆開,你就可以收取;你也要成全我的心願,將食物給我的家。」
5:10 於是希蘭照著所羅門所要的,給他香柏木和松木;
5:11 所羅門給希蘭麥子二萬歌珥,清油二十歌珥,作他家的食物。所羅門每年都是這樣給希蘭。
5:12 耶和華照著所應許的賜智慧給所羅門。希蘭與所羅門和好,彼此立約。
5:13 所羅門王從以色列人中挑取服苦的人共有三萬,
5:14 派他們輪流每月一萬人上利巴嫩去;一個月在利巴嫩,兩個月在家裏。亞多尼蘭掌管他們。
5:15 所羅門用七萬扛抬的,八萬在山上鑿石頭的。
5:16 此外,所羅門用三千三百督工的,監管工人。
5:17 王下令,人就鑿出又大又寶貴的石頭來,用以立殿的根基。
5:18 所羅門的匠人和希蘭的匠人,並迦巴勒人,都將石頭鑿好,預備木料和石頭建殿。
1. 經文3遍
2. 今天默想經文
王上 5:5 我定意要為耶和華─我 神的名建殿,是照耶和華應許我父親大衛的話說:我必使你兒子接續你坐你的位,他必為我的名建殿。
3. 默想分享
(1)v1「推羅王希蘭」,康來昌牧師:「這推羅王,我們後來在耶利米書看到好像不是神喜悅的,甚至跟巴比倫連在一起。因為推羅是航海民族,航海常常帶來財富,財富常常帶來墮落,所以在以西結書、耶利米書、以賽亞書都有講到推羅負面的地方。但這時候顯然他跟大衛、所羅門兩代的關係都不錯。」
所羅門王記取他父親大衛的生前的渴望,就是大衛一直想要為上帝建殿。只是上帝因大衛作戰流太多人的血,不適合建殿,但應許由所羅門來建造聖殿。既然要建殿,最好的材料是「利巴嫩的香柏木和松木」,這木材盛產於「推羅」境內。「推羅」(v1)是以色列北部地中海的腓尼基海港,出口香柏木,腓尼基人的建築技術很好。推羅王曾經與大衛建交,幫助大衛建造宮殿(撒下5:11~12)。當以色列缺乏建造聖殿的大型木材、金子和工匠的時候,推羅王主動出現了。推羅王過去的主動出現,使大衛「知道耶和華堅立他作以色列王,又為自己的民以色列使他的國興旺」(撒下5:12);推羅王現在的主動出現,使所羅門知道建殿的時間已經到了(v5)。聖殿的預備和建造,都在神的管理之下。
v2~12所羅王建殿十分的順利,因為上帝已經早為這事預備好道路。首先是大衛早就和推羅王達成協議,要購買推羅的木材建殿,後來推羅王也與所羅門交好,欣然願意提供木材與工匠。但其實運輸木材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,因為必須先將木材從陸地運送到港口,再用木筏運載到另一個港口,最後再運送到陸地,然而推羅王希蘭仍欣然答應,而所羅門則是提供農產品作為食物(v11),雙方維持互惠的貿易關係。
(2)v13~18為了預備木材與石頭等材料,所羅門從全國各地徵召了3萬名「做苦的工人」(v13),他們是由國家強制服勞役的人,也是聖經中記錄以色列人第一次服勞役。每個月輪流派遣其中一萬人前往利巴嫩做工,一個月在利巴嫩,兩個在家裏(v14)。此外,還需要7萬名搬運工人、8萬名鑿石工匠,以及3300名監管工作的督工(v15~16)。
表面上,是所羅門「定意」(v5)要為神建造聖殿;實際上,建造聖殿所需要的環境(v 4)、糧食(11節)、木料(v10)、石頭(v 17)、工匠(v 18)和金銀銅鐵(代上22:13~15),全部都是神自己預備的。神所要的工程,一定是神自己預備材料;神要什麼,就會先給我們什麼。在神的眼中,只有從基督出來的,帶著基督生命性質的,才是貴重的「金、銀、寶石」(林前3:12);而一切從人出來的,不管聲勢如何浩大、看上去多麼漂亮,在神的眼中都是卑賤的「草、木、禾秸」(林前3:12)。事奉神的人要付上代價,先接受十字架的對付,讓神借著環境裡的一切人、事、物,把「金、銀、寶石」先做成在我們裡面,然後我們才能用這「金、銀、寶石」來建造弟兄、建造教會。—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4. 今天的回應
會幕的建立是出於上帝的旨意,而交由摩西完成;但是聖殿的建造,並非出自上帝的本意,而是出自大衛與所羅門王父子的愛心與熱心,上帝也允許這事成就。我們看見會幕的材料不像聖殿如此榮美輝煌,因為會幕的重點是在「分別出來,歸耶和華為聖」。其實神最想分別為聖的還不是「會幕」,而是整個以色列百姓。同樣地,大衛與所羅門用最好的木材、金子、工匠來建造金碧輝煌的聖殿,但其實神最希望建造的是「神兒女的生命」,而且是用「金銀寶石的材料」,而不是「草木禾楷的材料」,一燒即逝。我們願意給神最好的服事與奉獻,但其實我們能擺上最好的就是「我們將自己獻上活祭」,這也是我們在讀聖經時,需要專注於神的眼光與焦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