詩篇 44:9~26
44:9 但如今你丟棄了我們,使我們受辱,不和我們的軍兵同去。
44:10 你使我們向敵人轉身退後;那恨我們的人任意搶奪。
44:11 你使我們當作快要被吃的羊,把我們分散在列邦中。
44:12 你賣了你的子民也不賺利,所得的價值並不加添你的資財。
44:13 你使我們受鄰國的羞辱,被四圍的人嗤笑譏刺。
44:14 你使我們在列邦中作了笑談,使眾民向我們搖頭。
44:15 我的凌辱終日在我面前,我臉上的羞愧將我遮蔽,
44:16 都因那辱罵毀謗人的聲音,又因仇敵和報仇人的緣故。
44:17 這都臨到我們身上,我們卻沒有忘記你,也沒有違背你的約。
44:18 我們的心沒有退後;我們的腳也沒有偏離你的路。
44:19 你在野狗之處壓傷我們,用死蔭遮蔽我們。
44:20 倘若我們忘了 神的名,或向別神舉手,
44:21  神豈不鑒察這事嗎?因為他曉得人心裏的隱祕。
44:22 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;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。
44:23 主啊,求你睡醒,為何儘睡呢?求你興起,不要永遠丟棄我們!
44:24 你為何掩面,不顧我們所遭的苦難和所受的欺壓?
44:25 我們的性命伏於塵土;我們的肚腹緊貼地面。
44:26 求你起來幫助我們!憑你的慈愛救贖我們!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詩 44:23 主啊,求你睡醒,為何儘睡呢?求你興起,不要永遠丟棄我們!

 

3. 默想分享
本篇上半段講述神過去大能的作為(v1~3)、述說對神的信心(v4~8),今天在下半段的經文裏面,詩人在整個國家民族面臨仇敵攻擊與絕望的景況中,向上帝呼求拯救。一方面似乎質詢上帝為何拋棄他們、不顧他們、任憑他們被殺被擄,一方面又緊緊抓住上帝呼求憐憫慈愛,施行拯救。

(1)整個詩篇幾乎大多數經文,都是記載詩人面臨各種困苦患難、遭逢逼迫欺壓,向上帝呼求憐憫拯救、或是經常因為經歷見證而發出的感恩讚美。這些詩篇許多都是詩人在平時生活中的禱告詞,而且是用唱詩的方式,可能他們不曾料到上帝會把他們平常發自內心,真實流露的呼求讚美收納在聖經裏面,供後世子孫閱讀,但也同時安慰了無數的心靈。從詩篇看出基督徒的一生大部份都不是一帆風順、無災無病的,但是神一直都與我們同在。祂垂聽我們每一句禱告、與我們時刻同行同活,祂也深被我們發自內心深處的禱告深深感動。我深信未來在天上,我們會發現我們每一個人,出於心靈誠實的禱告也會像詩篇一樣,記錄在天上,被上帝永遠收納紀念。所以不要灰心、不要絕望,更不要以為基督徒的生活一定都是安逸無事。在啟示錄末世的審判中上帝要從萬民中挑出「得勝者」,與祂一同坐席、一同掌權。因為得勝者在今世的生活中過的是一個爭戰的人生,同時而且也是靠主得勝的人生,這才是基督徒的「正常生活」方式。追求成功神學的人都應該好好省思,在神眼中的成功不是追求這世界世人認同的價值觀,而是在上帝眼中我們完成了上帝的旨意,甚至需要為此拋下世上的一切。

(2)在今天的詩篇中詩人發出了一個令人難以接受的訊息,就是上帝為什麼離棄不理祂的子民,允許他們遭遇患難逼迫、甚至亡國被擄?我想許多基督徒都曾有過類似的疑問:上帝啊祢在那裏?我有需要的時候祢為何掩面不顧?我們可以簡單歸類有三種原因解釋此種情形:

一、就是人犯了罪,悖逆不順服,所以上帝藉由敵人的手來管教祂的子民,當罪惡煉淨、人心悔改之後,再揀選其中聖潔的「餘民」重新來過,完成承接上帝呼召他們的使命。

二、上帝也有可能故意遲延,好考驗上帝的選民是否有信心繼續堅忍信靠?還是就此不信跌倒?從舊約到新約都有這樣的教導,耶穌曾經比喻不義的官不肯理會寡婦的冤屈,來形容上帝故意耽延基督徒的禱告,來考驗他們是否堅持到底,看出真正的信心。很多基督徒都說我有禱告,但是上帝要看到的信心是「禱告直到成就」。半途而廢的禱告,等於是「不信」的禱告。

三、就是我們不管怎麼禱告,但是上帝卻一直沒有伸手搭救,始終沒有按照我們禱告的成就,甚至直到我們離世為止。這樣的情況會少嗎?可能出乎我們意料的多。耶穌本身的禱告就被上帝拒絕了,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曾經禱告:「倘若可行,便叫這杯離開我」,但是上帝並未垂聽,仍將祂釘在十字架上。歷世歷代有成千上萬個基督徒為了傳福音而遭受逼迫、甚至殉道犧牲性命。他們都曾回應上帝的呼召求神使用他們的生命來服事主,但是有許多人並未曾為主帶領成千上萬的人信主,而是在宣教工廠殉道死於非命。我們不明白為什麼上帝有時候不聽我們的禱告,或用我們期待的方式回應我們,卻讓我們繼續在病痛、痛苦、逼迫中一直到死?而且不是為了我們犯罪的緣故,而是為了成就祂隱藏的旨意。

上帝向人隱藏,但是祂始終都在、一直都在,甚至與我們一起受苦。至於祂的旨意向人隱藏,那是出於祂至高的主權,祂沒有垂聽耶穌的禱告,是為了成就更高的旨意。有時候祂沒有回應我們的禱告,並不是祂聽不到,而是為了成就我們無法明白,但卻是上帝更高的旨意。所以一個基督徒到最後,我們一定要學會一個功課,我們相信的不是環境,而是神。不管神做了什麼?祂永遠是美善、是聖潔、是公義、是信實、是慈愛,是我們需要不斷堅持信靠的神。如果學不會這個功課,恐怕我們有可能因不信而絆倒,求主保守我們的信心,是活在對神與神話語的信任上,而不是活在環境的變化上。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基督徒都是信耶穌的,但是這個「信」耶穌,絕不是停留在知道耶穌是真神,是救主而已;更重要的是知道耶穌是我們生命中的「至高主宰」,祂掌管萬有,擁有至高主權。所以我們的信耶穌,一定會經歷各樣的考驗,來考驗我們的「信心」是使我們真能得救的信心?還是掛名基督徒的信心?重重的考驗,包括環境不如人意,甚至是今天經文中的「受辱、被攻擊、羞辱、笑談、羞愧、辱罵、壓傷、被殺、將宰、欺壓……」。其實就連耶穌本身在世上都遭遇過這一切,想要跟隨主的門徒,又豈能置身事外?重點不是我們不會遭遇這一切患難艱難,而是我們可以禱告呼求神的同在、保護、施恩,使我們「反敗為勝、得勝有餘、化咒詛為祝福、化羞辱為榮耀」。因為受苦的時候不要抱怨,只要持續呼求神、信靠神、經歷神,經歷生命蛻變與成長。受苦不是目的,舊有生命的破碎與新造生命的成長,才是神的旨意,我們對神的信心、愛心,在萬事效力中,不斷的成長、成熟,這就是多結果子的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