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可福音 10:1~ 16
10:1 耶穌從那裏起身,來到猶太的境界並約旦河外。眾人又聚集到他那裏,他又照常教訓他們。
10:2 有法利賽人來問他說:「人休妻可以不可以?」意思要試探他。
10:3 耶穌回答說:「摩西吩咐你們的是甚麼?」
10:4 他們說:「摩西許人寫了休書便可以休妻。」
10:5 耶穌說:「摩西因為你們的心硬,所以寫這條例給你們;
10:6 但從起初創造的時候, 神造人是造男造女。
10:7 因此,人要離開父母,與妻子連合,二人成為一體。
10:8 既然如此,夫妻不再是兩個人,乃是一體的了。
10:9 所以, 神配合的,人不可分開。」
10:10 到了屋裏,門徒就問他這事。
10:11 耶穌對他們說:「凡休妻另娶的,就是犯姦淫,辜負他的妻子;
10:12 妻子若離棄丈夫另嫁,也是犯姦淫了。」
10:13 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,要耶穌摸他們,門徒便責備那些人。
10:14 耶穌看見就惱怒,對門徒說:「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,不要禁止他們;因為在 神國的,正是這樣的人。
10:15 我實在告訴你們,凡要承受 神國的,若不像小孩子,斷不能進去。」
10:16 於是抱著小孩子,給他們按手,為他們祝福。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可 10:8 既然如此,夫妻不再是兩個人,乃是一體的了。
10:9 所以,神配合的,人不可分開。
10:15 我實在告訴你們,凡要承受神國的,若不像小孩子,斷不能進去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v1~12法利賽人抓到機會就來試探耶穌,試探是指法利賽人動機不良,不要真的想要問問題,而是想要抓到耶穌話語的把柄,來陷害耶穌,定耶穌的罪。其實每次法利賽的問題都不好回答,有時候答是或非都不對,都有問題,感謝主,唯有神的智慧能夠化解人的愚昧,解答人生的問題。這裏法利賽人提的問題是有關休妻的問題,休妻就是離婚。因為在摩西頒佈律法的時候,當時的社會是大男人主義的時代,而且當時的人心對於屬靈的事情是屬於幼稚、剛硬與不成熟的階段。所以上帝針對那個時代的人,允許男人可以因為女人有不合宜之事,就可以寫休書離婚,也就是當時候的離婚是很容易的,是單方面的,是以男人為主導的。但其實這個律法並非上帝的本意,而是有時代背景的產物,法利賽人也知道上帝的心意與摩西的律法似乎有矛盾的地方,故意以此為難耶穌。

耶穌先回到上帝起初的心意,就是當初在一開始造人的時候,就是命定一夫一妻,二人要離開父母,合為一體,不可分離。因為婚姻是一個約,夫妻關係經常預表我們與神的關係,象徵我們也只能敬拜一位神,不能有小三(偶像),與神與人的關係都不能毀約。而摩西時代因為當時代的百姓「心硬」,還不能一下子接受上帝的心意,所以有一個過渡時代的條款,期望以色列人能夠慢慢在上帝的旨意中成長,進到神的心意之中。v11~12耶穌又提到休妻另娶的是犯姦淫,妻子離開丈夫另嫁也是犯姦淫,因此有許多的教會以此教導基督徒絕對不可以離婚,若是離了婚,也不應該再娶再嫁。關於這個問題,基督教會之間有許多的爭議、看法、說法。

(2)我個人的看法認為,合乎聖經與實情可以離婚的條件,基本上第一個就是有未信的配偶因為信仰的緣故一定要離婚,沒有挽回的餘地,只好讓他們離婚。第二個就是有一方因為犯姦淫的緣故,而且不願意挽回,只好讓他們離婚。第三個也是倫理學上的問題,就是當有一方遭受另一方在精神與身體上的虐待或威脅,而有生命危險的情況,也只好由他們離婚。但就算是合乎上面這三種情況,神的心意仍然是勸和不勸離,離婚是下下策,是已經用盡一切方法也無法挽回的最後一步。我們仍然鼓勵婚姻遭受問題的雙方能夠悔改,願意改變,接受幫助,盡力挽回,如同天父等候浪子回家一樣。除非是已經沒有辦法,才不得不訴諸離婚。

至於耶穌為何說離婚之後再嫁再娶就是犯姦淫?我個人認同康來昌牧師的解經說法,就是前題是有人在婚約中已經有外遇,故意想要先離婚然後方便另娶,對於這種人才說他離姻另娶還是犯姦淫的人。至於非故意犯罪離婚另娶另嫁的情況,並不應該反對離婚之人再有婚約的機會。總之如果我們明白上帝的心意,神總是希望人在婚約中學習彼此相愛與守約的功課,對於婚姻不要隨便草率,不管信仰與婚姻,都是我們要生命去捍衛守護的。

(3)耶穌喜愛孩子到祂面前來,因為天國正是像孩子般的人。而且「凡要承受 神國的,若不像小孩子,斷不能進去。」這是什麼意思?我們要分辨,小孩子其實有很多特質,有許多好的特質,但也有不好的特質。例如小孩子很自我、很幼稚、不懂事、爭競比較…,當然承受天國的並不是孩子這部份的特質。而是指小孩子好的一方面,就是小孩子,比較單純,懂得倚靠,心地比較柔軟,不能靠自己,只能謙卑倚靠別人的恩惠幫助。天國的人就是這種謙卑、相信、倚靠上帝的人,而不是用好行為誇耀賄賂的人,也不是驕傲敵擋真理恩典的人。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神是完全的,神也希望神的兒女們—「你們要完全,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。」(太5:48)當然我們永遠無法達到父神的程度,但是神造人是可以學習,可以成長的,可以進步的。我認為不僅是今生,包括來生,我們同樣都有成長與學習更認識神、更愛神、更像神的空間,因為我們有永恆來追求更認識神、更愛神、更像神完全,好叫我們的生命更加榮耀神。神在舊約顧念以色列民的軟弱,好像屬靈嬰孩一樣的」循循善誘」,透過律法、獻祭…,希望引導他們更認識神、更愛神、更像神。無奈人罪性的軟弱,到最後走到宗教虛假之途,而非「關係與生命」之道。整本聖經最危險的人,就是「硬著頸項」、「剛硬己心」,死都不肯悔改之人。神所愛的,祂必管教,就是要讓人有肉心、柔軟的心,可以領受聖靈與聖經,可以不斷悔改與更新。我們雖然達不到「絕對的完全」,但是一定可以「不斷的成長進步」,使我們「更認識神、更愛神、更像神」,從今生到永恆,我想這也是神對人最重要的旨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