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可福音 8:27~ 9:1
8:27 耶穌和門徒出去,往該撒利亞腓立比村莊去;在路上問門徒說:「人說我是誰?」
8:28 他們說:「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;有人說是以利亞;又有人說是先知裏的一位。」
8:29 又問他們說:「你們說我是誰?」彼得回答說:「你是基督。」
8:30 耶穌就禁戒他們,不要告訴人。
8:31 從此,他教訓他們說:「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,被長老、祭司長,和文士棄絕,並且被殺,過三天復活。」
8:32 耶穌明明地說這話,彼得就拉著他,勸他。
8:33 耶穌轉過來,看著門徒,就責備彼得說:「撒但,退我後邊去吧!因為你不體貼 神的意思,只體貼人的意思。」
8:34 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,對他們說:「若有人要跟從我,就當捨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。
8:35 因為,凡要救自己生命(或譯:靈魂;下同)的,必喪掉生命;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,必救了生命。
8:36 人就是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甚麼益處呢?
8:37 人還能拿甚麼換生命呢?
8:38 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,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,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裏,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,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。」
9:1 耶穌又對他們說:「我實在告訴你們,站在這裏的,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,必要看見 神的國大有能力臨到。」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可 8:33 耶穌轉過來,看著門徒,就責備彼得說:「撒但,退我後邊去吧!因為你不體貼 神的意思,只體貼人的意思。」
8:34 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,對他們說:若有人要跟從我,就當捨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。
8:35 因為,凡要救自己生命(或譯:靈魂;下同)的,必喪掉生命;凡為我和福音喪掉生命的,必救了生命。
8:36 人就是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甚麼益處呢?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v27~33耶穌帶領門徒,來到一個階段,就是祂個人即將要面對為罪人死在十字架上,然後把繼續帶領門徒傳揚天國福音的責任交給這12位主要的門徒。這些門徒跟著耶穌,看了許多的神蹟,但是他們的生命還是一直停留在表面與屬肉體的階段,而不是進到屬靈的層面。耶穌這時候要向門徒啟示自己是誰,還有自己來到世上的使命。於是問門徒:「人們認為我是誰?你們呢?你們又認為我是誰?」一個不認識耶穌是誰的人,就與神的國無分。一般群眾只是把耶穌當作會行神蹟的某位先知,卻不是能拯救靈魂的救主。我們對耶穌的認識,將會決定我們到底能否得救?能夠進入神的國?先知不能拯救靈魂,但是神的兒子可以,所以耶穌要門徒面對這個問題:「你們到底認不認識我?」、「你們只是把我當作解決你們問題的先知?還要將要拯救靈魂帶領我們進入神國的神的兒子?」

感謝神,若非天父指示,沒有人能夠真正的認識主。彼得認出耶穌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兒子,所以接下來耶穌向門徒敞開心,說明自己將要承受的使命,是要為世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,三天後復活。結果才剛被誇獎的彼得,這時候趕緊勸耶穌萬萬不可。要是我們一般人,我相信都是一樣的反應,沒想到耶穌竟責備彼得:「撒但,退我後邊去吧!因為你不體貼 神的意思,只體貼人的意思。」因為整個以色列民族,包括12個門徒,一致都認為彌賽亞的使命就是率領他們推翻異族,建立政治與軍事上的強國,怎麼聽到耶穌竟然要死在十字架上?看起來彼得的反應是很正常的,但其實卻是撒但的思想。什麼是撒但?撒但的原文就是「敵擋者,一切敵擋上帝旨意的,都是撒但」。我們今天習慣把撒但當作魔鬼的別名,但其實一切不聽上帝的話的人或天使,都是撒但,都是魔鬼之子。

(2)魔鬼撒但最大的目的與技倆,從亞當夏娃到今天每一個世人,都是一樣,就是引誘人「勇敢作自己、聽自己的話,不要理會上帝,或是曲解上帝的意思,來滿足自己的想法。」這樣做的目的,使所有的世人都變成撒但之子,與神隔絕。因為耶穌說撒但「體貼人的意思,不體上帝的意思」,這就是罪,是悖逆的罪,是不順服的罪,也是我們天天在犯的罪。甚至包括今天的教會,也不斷曲解聖經,傳講錯誤的成功神學,走魔鬼的道路,而不是上帝的道路。什麼是魔鬼的道路?就是魔鬼引誘耶穌的話:「你不必釘十字架,不必受苦,只要拜我,這世界都是你的」。因為上帝為人預備的,只有一條路,就是十字架的道路,只有捨己順服的窄路。而魔鬼卻要人「體貼自己的意思」,不必背十字架,不必理會上帝,只要守一些宗教儀式,上帝就會祝福你。今天這段經文打臉錯誤的成功神學,也非常嚴厲的警戒所有神的兒女,我們最好「有耳的,就應當聽」。

8:34~9:1耶穌說的更清楚了,門徒的路,只有一條:就是十字架的路,就是捨己的路,就是預備為福音、為信仰殉道的路,就是準備付上生命與一切代價的路,就是出死入生的路,就是經歷為主死,為主活的路。真正屬靈的生命,只有在願意捨棄老我之後才會得到的。否則v36「人就是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生命,有甚麼益處呢?」人追求得到世上的一切,卻沒有神,到最後什麼都要失去。整個信仰,整個門徒的生命,不是一套課程,也不是宗教流程,而是一條路,一條捨己與順服的路,一條向己死與向主活的路,我們讀整本聖經,就是要明白這個道理,就是「只要體貼神的意思,不是體貼我的意思」。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這時候彼得與主耶穌的關係,在靈裏彼得領受了聖靈的啟示,認出「耶穌是基督,是神的兒子」,但回到彼得的肉體,他又犯了錯:「所以,我們從今以後,不憑著外貌(原文是:肉體)認人了。雖然憑著外貌認過基督,如今卻不再這樣認祂了。」(林後5:16)彼得的問題,其實我自己也經常在犯,就是靈裏知道真理是一回事,但是在肉體的軟弱與老我的自我中心裏面,我們還是會選擇「照自己的意思,而不是照神的意思」,包括認識神與認識人。我們的肉體(老我)會選擇相信「自己想要相信的」,而不是將自己的意思降服在真理之下,求神天天光照我們:「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