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可福音 8:14~26
8:14 門徒忘了帶餅;在船上除了一個餅,沒有別的食物。
8:15 耶穌囑咐他們說:「你們要謹慎,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。」
8:16 他們彼此議論說:「這是因為我們沒有餅吧。」
8:17 耶穌看出來,就說:「你們為甚麼因為沒有餅就議論呢?你們還不省悟,還不明白嗎?你們的心還是愚頑嗎?
8:18 你們有眼睛,看不見嗎?有耳朵,聽不見嗎?也不記得嗎?
8:19 我擘開那五個餅分給五千人,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籃子呢?」他們說:「十二個。」
8:20 「又擘開那七個餅分給四千人,你們收拾的零碎裝滿了多少筐子呢?」他們說:「七個。」
8:21 耶穌說:「你們還是不明白嗎?」
8:22 他們來到伯賽大,有人帶一個瞎子來,求耶穌摸他。
8:23 耶穌拉著瞎子的手,領他到村外,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,按手在他身上,問他說:「你看見甚麼了?」
8:24 他就抬頭一看,說:「我看見人了;他們好像樹木,並且行走。」
8:25 隨後又按手在他眼睛上,他定睛一看,就復了原,樣樣都看得清楚了。
8:26 耶穌打發他回家,說:「連這村子你也不要進去。」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可 8:15 耶穌囑咐他們說:你們要謹慎,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。
8:18 你們有眼睛,看不見嗎?有耳朵,聽不見嗎?也不記得嗎?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v14~21,v15耶穌囑咐門徒「要謹慎,防備法利賽人的酵和希律的酵。」希律有人指希律王,但也有人認為是指當時候的希律一黨,希律黨就是支持希律的人,其中很多成員也是撒都該人。「酵」在這裏代表一種看不到卻有極大的影響力,起初不起眼,但隨時間發起來卻能夠影響整個群體。法利賽人與希律的酵,都代表了不好的影響力,如果不儆醒防範,恐怕將來會被嚴重的影響。「法利賽人的酵」,指的是法利賽人看重宗教上外在的形式、規條、律法,卻放任自己敗壞污穢的內心,成了假冒偽善的宗教徒。這群宗教領袖不但自己這樣行,還要求百姓也要跟他們一樣死守宗教規條,並以自己能守律法規定而感到驕傲,看不起社會中的弱勢與罪人。在外表上好像是宗教上的精英份子,但在屬靈上卻是「屬靈的活死人」,與神無分,不被紀念。希律一黨的人,則是在政治上以「希律政權」為中心,批著「宗教的羊皮」,透過權利與地位,實際上是專搞「金權政治」的人。

法利賽人是宗教領袖的代表,希律黨則是政治與宗教結合的代表。很多無知的群眾如果不懂得分辨與察驗,就會跟隨這些外在的領袖走上引到滅亡的大路,也就是所謂的瞎子領瞎子,一同跌倒。這些人表面上好像是在追求上帝,實際上他們是在利用上帝的名義,追求活在世上老我的慾望,不管是名,或是利,到最後他們都要與神隔絕,外面好像有神,心裏卻完全沒有真正的神。這些人都有一套宗教說辭與道理,形成他們自以為義的宗教體系學說,卻是錯誤的教導,也是有毒素的「酵」。如果我們不加分辨與抵擋,受這些錯誤教導作法的影響,恐怕到最後生命被錯誤的酵是玷污敗壞。耶穌要門徒謹慎、而且要防備,不要誤信而受影響。但門徒聽不懂耶穌的話,而被耶穌責備。

(2)門徒為什麼聽不懂耶穌的話?即使他們看過這麼多神蹟,五餅二魚餵飽5000人、七餅幾條魚又餵飽4000人,但仍然有眼不能看,有耳不能聽?這是因為門徒只活在這個物質層面的世界裏面,一切事情都是用屬肉體的眼光感官在思考,在生活。但是耶穌要帶領門徒進到屬靈層面的世界,帶到我們內心真實的層面,透過聖靈的眼光去看事情,這才是真理,才是真相。耶穌關心的不像世人只關心外在的身體、飲食、需要,而是先關心一個人屬靈的生命,關心一個人與神的關係如何?耶穌所有的教導幾乎都是這個,就是我們與神的關係,我們屬靈的生命如何。不是物質不重要,而是沒有屬靈的生命,我們所追求的有一天都要滅亡,都要敗壞,唯有屬靈的生命與神的關係,才能存到永恆。門徒不能醒悟,就一再被耶穌責備與機會教育,求主叫我們今天的基督徒能夠醒悟脫離愚頑,不用外表看人看事,而學習用聖靈的眼光參透萬事。

v22~26有一個瞎子求耶穌摸他想得醫治,結果耶穌這次大費周章,先領他到村子外面,第一次用唾沫在他眼睛上,按手在他身上,結果才好一半;再按一次手,才完全看見,然後要他不要再進這個村子。有時候我們看這經文,會有許多疑問?為什麼之前摸一下耶穌,或是耶穌講一句話就好了,這次卻要這麼麻煩?我們不知道所有細節,但相信神凡事都有祂的美意,也有祂的作法。耶穌喜歡「因材施教」、喜歡「獨行奇事」,耶穌不能被人操控或是預設立場,因為祂是神。我們人都喜歡有樣學樣,別人有效我也就學著照樣做,但是走神的道路不能這樣,我們要學會「凡事求問神」,凡事聽話順服,不要怕麻煩,不要怕找神,也不要怕付代價想走捷徑。

(3)活潑的生命解經說耶穌二次醫好這個瞎子,是為了給門徒學教訓,教導他們有關屬靈眼睛的功課。第一次沒有完全恢復,是暗指門徒對神的認識不夠清楚;第二次按手時視力才恢復,是要門徒恢復模糊的屬靈視力。很多人看是用肉眼看,但其實是看不見或看不清的。耶穌教導我們要學習用屬靈的眼睛看,而且要看清楚,要在聖靈的光中,得以見光。耶穌為什麼要把瞎子帶到村外又不要他再進村?我們前幾天反復看到耶穌不要人為他宣傳神蹟,因為祂知道會有許多群眾慕名蜂擁而來。但來找耶穌的群眾,並不是為了想要聆聽天國的道理,只是想要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,這些人只要問題解決了就會離開耶穌,而不是捨己跟隨耶穌。對於這樣心態的人,耶穌是能閃就閃,因為祂的心只在門徒的身上,而門徒的心,也只在神的身上。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整個舊約的歷史,神主要在做一件事,就是揀選一群人,將他們分別出來,歸耶和華為聖。神要藉由塑造這一群子民,成為祂的見證,祂的榮耀,進而成為祝福世界的導管。這群人原本是以色列民,後來更多時候是「剩下的餘民」,但還是一再失敗,甚至亡國。到了新約,這群人便成了「教會」,但教會仍然軟弱,剩下的餘民就成了「門徒」。大部份的以色列民雖然認識了上帝,卻不願意「從世俗分別出來,歸耶和華為聖」,而一再被神管教;到了新約時代的教會,舊事卻一再重演。什麼是門徒?就是「願意撇下世界、老我、最愛」,為要跟隨主的一小群人,這就是「分別出來,歸耶和華為聖」。耶穌對他們的期待、挑戰、要求似乎是高過一般人的,因為神的旨意才能在這一小群人身上成就。只是神的旨意是人人都是門徒,基督徒自己卻有所保留:「被召的多,選上的少」,求主光照,激勵我們,因主的慈繩愛索,使我們快跑跟隨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