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可福音 7:14~23
7:14 耶穌又叫眾人來,對他們說:「你們都要聽我的話,也要明白。
7:15 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,惟有從裏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。」(有古卷加:
7:16 有耳可聽的,就應當聽!)
7:17 耶穌離開眾人,進了屋子,門徒就問他這比喻的意思。
7:18 耶穌對他們說:「你們也是這樣不明白嗎?豈不曉得凡從外面進入的,不能污穢人,
7:19 因為不是入他的心,乃是入他的肚腹,又落到茅廁裏。(這是說,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)」;
7:20 又說:「從人裏面出來的,那才能污穢人;
7:21 因為從裏面,就是從人心裏,發出惡念、苟合、
7:22 偷盜、凶殺、姦淫、貪婪、邪惡、詭詐、淫蕩、嫉妒、謗讟、驕傲、狂妄。
7:23 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裏面出來,且能污穢人。」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可 7:15 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,惟有從裏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繼昨天的經文,文士法利賽人責備耶穌的門徒飯前沒有洗手,耶穌反過來責備這群宗教領袖假冒偽善,死守宗教形式規條,卻無視自己內心的敗壞。根據這一點,耶穌教導群眾:「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,惟有從裏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。」(v15)門徒不能理解,等私下時又請教耶穌這話的意思。耶穌解釋從外面進到肚腹的是指食物,再從腸胃排泄出去,並不會「污穢人心」。從裏面出來的,是指人心種種老我罪性的敗壞,耶穌舉了13項惡念:「惡念、苟合、偷盜、凶殺、姦淫、貪婪、邪惡、詭詐、淫蕩、嫉妒、謗讟、驕傲、狂妄。」這些才會真正的污穢人的身心靈。文士法利賽人誤以為飯前洗手就能潔淨我們的生命,這只是人的發明,用來掩耳盜鈴欺騙自己良心的作法,毫無作用。

「宗教」與「信仰」的差別,就好像「舊約」與「新約」的差別一樣。以色列人從舊約開始就認識耶和華,也努力遵守一切宗教上的節期、獻祭、儀式。但是上帝厭惡這些子民,不只是他們有時候會轉去拜偶像,更多的時候是他們表面上在敬拜耶和華,私底下卻放縱私慾,假冒偽善,自以為上帝悅納他們宗教上的獻祭,就可以不認真聆聽遵行神的話。以色列人努力維持一個宗教的儀式,卻沒有從神的眼光看見他們的內心早已敗壞,這就是假冒偽善。耶穌道成肉身,帶來新約的信仰方式。是透過聖靈,強調處理我們內心的動機與態度,專注在與神與人建立起真實相愛的關係。耶穌屢次刻意破壞宗教上的形式主義,就是為了教導門徒這些宗教外表不是死守一個形式,而都是為了與神與人建立關係。並且唯有藉著耶穌的寶血,與遵行神的話語,才能真正的潔淨人的心。今天的教會有時候我們在宗教系統之下,不知不覺的又走上舊約宗教的老路,用外在儀式來逃避面對自己真實的內心光景,這還是假冒偽善。整本聖經都看重內心勝過外在,而且是「由裏到外」的活出真實的信仰生活,我們千萬不能顛倒過來。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感謝神每天都是「新的恩典、新的機會」!使我們可以不斷悔改更新與改變,擁有「清潔的心、正直的靈」,從裏到外,除舊佈新。雖然「我的肉體和我的心腸衰殘,但神是我心裡的力量,又是我的福分,直到永遠。」(詩篇73:26),生命氣息的重點不是僅僅為著「豐衣足食」,更重要的是「裏面新造的人一天新似一天,越來越像我們所愛的主!」

 

5. 補充介紹:
韓國大地教會的河用祚牧師(已被主接去,也是「萬國敬拜讚美」河用仁牧師的哥哥),在教會發展了二套系統:
「活潑的生命」–每日QT靈修默想,
「一對一門徒訓練養育課程」

我們協會9年前(2016年)接觸了QT,一直推動至今;4年前(2020年)接觸到了「一對一門訓」,也是一直推動至今。大地教會這二套系統,不像台灣教會不斷推出過各種系統,一變再變;而這二套都用了許多年,經得起時間的考驗,證明是相對有果效的方式來傳福音、栽培生命成長。目前全台灣每天一起同步使用QT的教會越來越多,許多牧師用線上講道或錄音的方式一起支持QT。

大地教會設計「一對一門徒訓練」,一生被帶領過一次之後,就可以不斷為他人門訓上課,然後鼓勵「傳承下去」!而QT課程是「一對一門訓」的其中一課,鼓勵是每天與神連結的操練。這二套系統不受「宗派、教會、地區」的影響,都可以一生使用,線上或實體都適用。

當然生命成長的關鍵,不是上課,而是「每天生命與環境中的對付與爭戰」,這二套系統只是一個「平台」,提供給我們一個好的方式,可以連結於神、連結於門徒,一起追求對付舊有生命,追求新生命的長大成熟!我們每天尚且要花許多時間煮飯吃飯吃三餐,又怎能不花時間養育建造自己的「屬靈生命」?

「一對一門訓」與「QT」都只是許多方式其中的一種,不是絕對的,只是我認為是相對比較好的方法而已。重點還是「屬靈生命的成長」不進則退,日進有功!我們千萬不要去跟別人比,而是拿今天的自己去跟昨天的自己比,拿今年的自己去和過去的自己比,比較的重點不是「恩賜與知識」,而是我們是否「越來越像耶穌的樣式」-「-仁愛、喜樂、和平(平安)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實(信心)、溫柔、節制……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