箴言 28:15~28
28:15 暴虐的君王轄制貧民,好像吼叫的獅子、覓食的熊。
28:16 無知的君多行暴虐;以貪財為可恨的,必年長日久。
28:17 背負流人血之罪的,必往坑裏奔跑,誰也不可攔阻他。
28:18 行動正直的,必蒙拯救;行事彎曲的,立時跌倒。
28:19 耕種自己田地的,必得飽食;追隨虛浮的,足受窮乏。
28:20 誠實人必多得福;想要急速發財的,不免受罰。
28:21 看人的情面乃為不好;人因一塊餅枉法也為不好。
28:22 人有惡眼想要急速發財,卻不知窮乏必臨到他身。
28:23 責備人的,後來蒙人喜悅,多於那用舌頭諂媚人的。
28:24 偷竊父母的,說:這不是罪,此人就是與強盜同類。
28:25 心中貪婪的,挑起爭端;倚靠耶和華的,必得豐裕。
28:26 心中自是的,便是愚昧人;憑智慧行事的,必蒙拯救。
28:27 賙濟貧窮的,不致缺乏;佯為不見的,必多受咒詛。
28:28 惡人興起,人就躲藏;惡人敗亡,義人增多。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箴 28:18 行動正直的,必蒙拯救;行事彎曲的,立時跌倒。
28:19 耕種自己田地的,必得飽食;追隨虛浮的,足受窮乏。
28:20 誠實人必多得福;想要急速發財的,不免受罰。
28:27 賙濟貧窮的,不致缺乏;佯為不見的,必多受咒詛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v15~16神揀選君王、領袖,賜他們權柄與智慧,絕不是讓他們「高人一等」,而是要在地上代表神以神的公義公平審判,善用資源,照顧弱勢大眾,為受屈的人伸冤,將人領到神的面前來認識神、敬畏神、愛神。但如果君王濫用職權,不行神託付的使命,卻利用權柄來「轄制貧民、多行暴虐、貪婪錢財…」,那麼他們終將接受神更大更重的審判。

v17~18箴言不是世俗的「勸世文」,而是指出「有一位神」,是創造萬物的主宰。神不但創造,更是用祂命令的權能托住萬有,時刻治理看顧。但比這些更重要的是,神鑑察世人內心,將來必按公義審判;神也要為世人開一條「救恩之路」,使人可以「因信稱義、活出基督」。所以那些以為世上沒有神的人,他們「背負流人血之罪的」,卻不知自己其實是在「必往坑裏奔跑」(v17);那些「行事彎曲的,立時跌倒」(v18)。凡是在世上因為敬畏神,而活出「行動正直的,必蒙拯救。」(v18)因為這世上不僅有一位神,而且是行公義好憐憫,與謙卑人同行的神。

神創造人,也必供應我們「日用的飲食」,千萬不要以為我們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而活,所以驕傲自大,將榮耀歸給自己—「恐怕你心裡說:這貨財是我力量、我能力得來的。你要記念耶和華─你的神,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他給你的,為要堅定他向你列祖起誓所立的約,像今日一樣。」(申8:17~18)v19~20「耕種自己田地的,必得飽食;追隨虛浮的,足受窮乏。誠實人必多得福;想要急速發財的,不免受罰。」接著v22又重覆再講:「人有惡眼想要急速發財,卻不知窮乏必臨到他身。」我們都從神領受神賜給個人的「能力與機會」—「自己的田地」,應當腳踏實地、殷勤工作;千萬隨便不要跟別人比較,貪婪不自足,羡慕「急速發財」,以致內心遠離正直誠實,偏向貪婪與邪惡,遠離了有神同在感恩知足的福氣。「想要急速發財的,不免受罰。」(v20)這種人實在太多了,即使一時發達,日久終必自食苦果;不如腳踏實地,殷勤工作,知足感恩,心靈倚靠神有滿足的喜樂!

(2)v21康來昌牧師:「從上下文來看,這『看人的情面』倒不是顧到人家的人情,而是貪婪。有人請你幫忙,在幫忙的時候給你賄賂的情形不好,因為『人因一塊餅枉法也為不好』,所以重點不在情,而是為了情枉法也不對。重點在他是貪婪、違法、想要急速發財。」

v23責備人的,比諂媚人的更好!但我們不能只有斷章取義,因為責備人的前提是需要有神的真理與智慧、分辨時機與人心,學習「用愛心說誠實話」。對於勸人這件事,康來昌牧師:「不僅你講得好、講得對、講得恰當,而且不是驕傲、不是定罪的,這神一定會喜悅;那該聽、能夠聽的人當然也會喜悅。不過人多半都還是喜歡聽那諂媚的話。這個經文也要跟「不要把聖物給狗」連在一起,就是責備弟兄、傳揚福音(我在聖經裡看,也實在跟我們很多想法不大一樣,我不覺得那是無限、不斷的這樣):傳福音,甚至一次不聽就跺下腳上的塵土;勸人,聖經也講,到最後整個教會講了還不聽的話,就不再說什麼,交給撒旦。」

v25今天的經文裏,好幾次提到「不要貪婪」,因為「心中貪婪的,挑起爭端」。心中貪婪的,就會「追隨虛浮的,足受窮乏。」(v19)、「想要急速發財的,不免受罰。」(v20)、「人有惡眼想要急速發財,卻不知窮乏必臨到他身。」(v22)貪婪的相反,就是「倚靠耶和華的,必得豐裕。」(v25)、「憑智慧行事的,必蒙拯救。」(v26)

v27「 賙濟貧窮的,不致缺乏;佯為不見的,必多受咒詛。」這對我們又是很重要的提醒與警戒,也使我們想到耶穌講過關於「財主與拉撒路」的比喻。在神眼中的罪惡,不是只有「不當行的偏要去行」,並且也包括了「當行的卻不去行」。神如果把窮乏人放在我們身邊,其實就是給我們一個考驗與蒙祝福的機會,我們應當「看見的就去行」!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許多人錯把箴言書當作「勸世文」,很多不明白真理的人,甚至包括無知的基督徒,會這樣認為:「所有的宗教都是好的,都是在勸人為善,其中也包括了基督教」。過去我不明白,讀聖經才發現這都是出於人自我中心的無知。整本聖經的目的不是在「勸人為善」,而是告訴人根本「無力為善」,人的問題是靠自己只能做表面工夫,永遠達不到神的標準。聖經是在指出人最大的罪,不只是行為上的錯誤,根本的罪是離棄了神,活在自我中心的罪惡裏。讀箴言,幫助我們明白唯有時刻連結於神這位生命的源頭,從神領受生命與行道的力量,我們才能知行合一,成為神眼中的智慧人與義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