箴言 26:13~28
27:1 不要為明日自誇,因為一日要生何事,你尚且不能知道。
27:2 要別人誇獎你,不可用口自誇;等外人稱讚你,不可用嘴自稱。
27:3 石頭重,沙土沉,愚妄人的惱怒比這兩樣更重。
27:4 忿怒為殘忍,怒氣為狂瀾,惟有嫉妒,誰能敵得住呢?
27:5 當面的責備強如背地的愛情。
27:6 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;仇敵連連親嘴卻是多餘。
27:7 人吃飽了,厭惡蜂房的蜜;人飢餓了,一切苦物都覺甘甜。
27:8 人離本處飄流,好像雀鳥離窩遊飛。
27:9 膏油與香料使人心喜悅;朋友誠實的勸教也是如此甘美。
27:10 你的朋友和父親的朋友,你都不可離棄。你遭難的日子,不要上弟兄的家去;相近的鄰舍強如遠方的弟兄。
27:11 我兒,你要作智慧人,好叫我的心歡喜,使我可以回答那譏誚我的人。
27:12 通達人見禍藏躲;愚蒙人前往受害。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箴 26:14 門在樞紐轉動,懶惰人在床上也是如此。
26:15 懶惰人放手在盤子裏,就是向口撤回也以為勞乏。
26:20 火缺了柴就必熄滅;無人傳舌,爭競便止息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v13~16論及「懶惰的人」,這裏也用生動的比喻來形容懶人的光景:
一、喜歡找理由與藉口,自欺欺人:包括:「道上有猛獅,街上有壯獅。」(v13)用合理化的解釋(其實根本不合理),來支持自己懶惰的行為。其實不僅是懶惰,今天任何惡人都可以找到支持他作惡的藉口,包括許多戰爭都是假藉「愛」、「和平」、「自由」的理由來包裝人貪瀆暴力的野心,懶人亦是如此。

二、懶人的光景,就是親自動手都覺得累,喜歡賴著別人來逃避自己的責任(v14~15):即使像「起床」、「動手吃飯」這種基本簡單的事,懶惰的人還都「覺得累」。有人問那要怎麼活下去?肯定是倚賴有人會餵他,替他工作養活他吧!這麼離譜的事,今天卻在許許多多的基督徒身上看到「懶人的影子」,就是不肯親自動手讀聖經,卻只倚賴一個星期一次有牧師會餵你吃飯,平時卻讓我們靈性的身體饑餓無力,並且為自己的懶惰可以找出說服自己的理由,好讓自己繼續懶惰下去。或是我們永遠有藉口不肯動手服事別人,不肯出去祝福別人,永遠活在自己的軟弱與藉口之中,除非聖靈光照,懶人是很不願意清醒與悔改的。

三、懶惰人會以自己有辦法懶惰而自誇,自以為他不做事更聰明(v16):懶惰人是智慧人的相反對照,與惡人、愚昧人都一樣屬於「心裏沒有神真理與掌權的人」。即使基督徒信了主,若是不肯讓神的話充滿治理自己的生命,同樣也會變成「惡人、愚昧人、懶人」。我們除了要責備懶人,也要責備那些允許懶人繼續活在這種光景之下的「幫手」。就像有些父母牧者,允許兒女(或屬靈的兒女)不斷用各種藉口逃避責任,不肯成長,不肯面對責任,只知一味倚賴與耍賴,「媽寶」的前題就是先要有一位過度竉愛兒女的「寶媽」,這二者都同樣十分的不可取。

v17主要講的就是不要干涉不必要的事,因為就好像「人揪住狗耳」一樣,自找麻煩。但這裏也要很小心分辨與平衡,因為耶穌也要我們學像「好撒瑪利亞人」一樣去照顧有需要的人。但也有像保保在帖撒羅尼迦後書有講到說:「有些人什麼事都不做,專管閒事。」所以我們需要神的智慧來分辨,什麼是該管該做的,什麼是不該管的事。一個人能夠懂得「善於分辨察驗」,是更大的智慧!

(2)v18~19意思是一個人「欺凌鄰舍,然後說得很輕鬆:這是開開玩笑的。」這就是在故意製造很大糾紛。康來昌牧師:「欺凌鄰舍有兩個可能,一個就是欺負弱小(欺負弱小,神說過:你欺負孤兒寡婦,我會叫你妻子變成寡婦、小孩變成孤兒),意思就是你自己在玩火、在傷害自己;欺負弱小是惹上帝的憤怒。另一個,若鄰舍不是弱小的,就是指一般的,那就是耀武揚威,用你的武力、比較大的力氣來破壞這種和平,這也是一樣。就是:一個是你欺負弱小,惹上帝的憤怒;一個是在人間製造不和平,結果都是一樣,有很大的危險。人為什麼喜歡欺凌鄰舍?我覺得那都是罪。從小就可以看到,有些孩子就是喜歡製造麻煩、去欺負人。…,鄰舍是要愛的,最少是要和平相處的。」

v20~28主要是與「話語」有關的箴言,其實在整個箴言書中是反覆出現的。一
一、傳舌容易帶來爭競與破壞(v20~23):傳舌就是有人把不該傳的話傳來傳去,結果就帶來了爭競、爭鬥、分裂、破壞。這些事從我們過去小時候在家庭、社區裏、學校裏,在職場上,甚至在教會中、社會上、網路上…,幾乎無所不在。這裏形容傳舌就像是柴上的「火」,極易點燃,更易擴散與傳播,製造極大的破壞與殺傷力。

二、傳舌的人,通常本身就有很多的問題:
(一)傳舌的人本身容易有的問題,通常本身就是「好爭競的人」(v21),容易煽惑爭端。
(二)傳舌的內容「如同美食,深入人的心腹」(v22),雖然傳舌的內容人人愛聽,卻經常是在餵養人的肉體與私慾。當人對神的話語沒有胃口, 喜歡的就是世俗的八卦與流言。
(三)口中的流言反應出內心的詭詐(v23~24):「火熱的嘴,奸惡的心,好像銀渣包的瓦器。」(v23)聖經綜合解讀—「銀渣包的瓦器」表面光亮,裡面只是陶器,比喻諂媚怨恨者表裡不一,有「火熱的嘴,奸惡的心」,雖然說話很熱情,但卻不值得信任,因為他們是「用嘴粉飾,心裡卻藏著詭詐」(v24)。

v25~26「七樣可憎惡的」(v25),代表許多可憎惡的。詭詐與怨恨苦毒的內心,卻用甜言蜜語來包裝,欺騙牢籠許多無知的人。這些事我們在網路上、政治上,甚至家庭、職場、教會中,都會看見他們的果子。今天台灣政治充斥的不是正面的愛心與公義,反而更多是仇恨與對立,透過網路「斷章取義」的仇恨言論布散紛爭與爭競的陰影。我也見過在教會中有人為了爭權奪利,拉幫結派,對付異己,分門結黨。這些人用包裝的話術欺騙無知的人,來報復個人的怨恨,或是滿足一己的野心私慾,雖然可能一時得逞,能暫時到一群無知的人,但至終逃不過神的審判與敗亡的命運:「他的邪惡必在會中顯露。」(v26)、「挖陷坑的,自己必掉在其中;滾石頭的,石頭必反滾在他身上。」(v27)不但害己,也會加害在別人身上:「虛謊的舌恨他所壓傷的人;諂媚的口敗壞人的事。」(v28)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傳舌的人,不管有心還是無意,但其實都是「唯恐天下不亂」。在教會中,我經常聽到有人藉由「請求禱告」名義,將不該傳舌的內容就傳出去,結果對方沒有禱告,卻已經成為傳舌的破口了,這種事我也犯了許多次,求神憐憫饒恕。

聖經上也教導如果我們聽到弟兄姊妹犯了罪,就應該自己私下去找當事人印證與規勸;若是不聽,「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,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,句句都可定準。」(太18:15~16)重點不是敗壞對方,而是求證與規勸。今天我們比較不太會做這樣的事,通常就是一開始先到處亂傳,卻不肯跟當事人求證與規勸,到最後造成教會的分裂與敗壞,讓「親者痛、仇者快!」我們今天讀箴言,求神光照我們的心,節制我們的口,成為榮神益人的導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