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羅西書 2:16~23
2:16 所以,不拘在飲食上,或節期、月朔、安息日都不可讓人論斷你們。
2:17 這些原是後事的影兒;那形體卻是基督。
2:18 不可讓人因著故意謙虛和敬拜天使,就奪去你們的獎賞。這等人拘泥在所見過的(有古卷:這等人窺察所沒有見過的),隨著自己的慾心,無故地自高自大,
2:19 不持定元首。全身既然靠著他,筋節得以相助聯絡,就因 神大得長進。
2:20 你們若是與基督同死,脫離了世上的小學,為甚麼仍像在世俗中活著、服從那「不可拿、不可嘗、不可摸」等類的規條呢?
2:22 這都是照人所吩咐、所教導的。說到這一切,正用的時候就都敗壞了。
2:23 這些規條使人徒有智慧之名,用私意崇拜,自表謙卑,苦待己身,其實在克制肉體的情慾上是毫無功效。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西 2:17 這些原是後事的影兒;那形體卻是基督。
2:20 你們若是與基督同死,脫離了世上的小學,為甚麼仍像在世俗中活著、服從那「不可拿、不可嘗、不可摸」等類的規條呢?
2:22 這都是照人所吩咐、所教導的。說到這一切,正用的時候就都敗壞了。
2:23 這些規條使人徒有智慧之名,用私意崇拜,自表謙卑,苦待己身,其實在克制肉體的情慾上是毫無功效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今天的經文,應該是當初有信奉猶太教的基督徒,想要用舊約的儀式來轄制初信主的人,特別是外邦人信主的基督徒,要求他們信主後仍然必須遵守舊約的律法。另外加上有一些特別高舉天使的異端教導出現。保羅駁斥這些人是在害教會偏離了核心,看重影子而非看重實體,注重宗教形式而非唯獨敬拜耶穌。結果到最後,我們把這些宗教形式與敬拜天使,不知不覺的就代替了耶穌,變成捆綁人心的偶像。許多人開始忙碌的死守這些律法儀式作法,心裏面卻早已與神遠離。一不小心,傳講與教導這些事的人,就使自己與教會變成了異端。

「不拘在飲食上,或節期、月朔、安息日…」,基督徒在這些吃、喝、儀式、守日的事上都是自由的,唯一的要求就是「不要絆倒人」,不要因為自己的自由反而捆綁別人。那些教導我們這個東西不能吃、那個日子必須守,我們要十分小心,真正使我們得救的是對於耶穌基督的信心,而不是我們在宗教上的「功德行為」。就像過去曾經QT我們學習到的凡物都能吃,包括祭偶像之物與帶血之物,吃了並不使我們犯罪,但是為了不要絆倒別人,我們在別人面前就寧可不吃。不是我們沒有吃的自由,而是我們不願意為了自由去影響別人。另外今天基督徒沒有幾個人在守安息日,改成守主日。但是守主日這件事也不是律法,我們歡迎鼓勵每一天都能聚會,就像初代教會天天都能在家裏聚會。但是如果有人說不守主日是犯罪,這就變成了異端,過去台灣教會就是這樣,但這不符合真理的。日子的重點不是去「守一個儀式」,安息日最重要的意義,就是去經歷在基督耶穌裏的安息。恐怕今天的重點不是守那一天,而是天天都要親近主,都要經歷在基督裏的安息。

(2)v20~21「你們若是與基督同死,脫離了世上的小學…這都是照人所吩咐、所教導的。」這些人間的遺傳、世上的小學、人所吩咐所教導的,都是指從人的私意而來,從傳統而來,而不是從神而來的教導。即或是在舊約中有些儀式規定,但是到了新約時代,我們要小心從死守儀式轉向敬拜復活的基督。一切儀式形式並不是不重要,能幫助我們敬拜耶穌的都很美好,但若是強調不守形式就是犯罪,這就變成了異端。因為今天每個教會自己發展出不同的聚會形式,都是人的遺傳與世上的小學。耶穌真正流傳給我們的聚會形式,就是每天飯桌上的交通、平時生活中隨時的禱告神蹟,與聖餐紀念主。今天許多教會忙碌舉辦或參與各樣的聚會課程,但不可少的只有一件事,就是我們遇見主了嗎?我們可以透過任何儀式來遇見主,但是也可以不透過儀式,在隨時的安息中遇見主。親近主遇見主才是重點,今天的教會或基督徒要小心用別的教導、作法去牢籠捆綁他人的心,這就是因無知使人絆倒了,甚至不小心就成了異端,把律法當成偶像。

不要敬拜天使,這也是一個重點。我們在教導與聚會中,天使是服役的靈,不是我們應該高舉或敬拜的對象。敬拜的目標只能是三一真神,而不要特別高舉牧師、天使、或是某一些特別的教導、策略。就像我們在QT,我們也不能高舉QT本身,或是高舉教會任何牧者、教材、策略、方式,不知不覺取代了耶穌本身。很多時候我們很少談到耶穌,卻熱中於這些方式、形式、牧者,其實都是錯誤的事。保羅的教導唯有耶穌是才是我們需要專一注視的一切,其他在主榮耀面前,都要失去光彩。

(3)v23「這些規條使人徒有智慧之名,用私意崇拜,自表謙卑,苦待己身,其實在克制肉體的情慾上是毫無功勞。」這節經文是總結上面的教導,凡事強調死守任何形式的規條,甚至會變成「徒有智慧之名,用私意崇拜,自表謙卑,苦待己身」,這一切會使人變得更加地驕傲,反而犯了驕傲的罪,其實對生命毫無幫助,沒有功效,反而是在敗壞生命。這種情況在教會中信主較久,或是特別熱心的人身上看到最多。就是經常有人特別投入讀經、禱告、禁食、聚會…,結果不知不覺地變成自義驕傲,把這些操練高舉過神,使人享受在這些苦修換來成就感的過程之中,不但不能使自己更加謙卑,反而是變成更加驕傲。不是使自己或別人遇見神,反而是高舉自己與自己所付上的代價,故意叫別人看見。如果落到這種地步,我們所有的操練不但不能幫助我們,反而敗壞我們的生命,特別是對於在教會中熱心服事與操練的肢體來說,這是一大警告與提醒。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我們在一對一門訓中不斷強調,「絕對真理」與「相對作法」,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,但是今天教會裏面最多的爭吵其實並不是「絕對真理」的問題,而是在許多「相對作法」上各執己見,甚至惡意攻擊與自己「想法作法不一樣的人」 ,其實無關真理,只是看不慣別人跟自己不一樣而已—其實是狹獈的自我中心與本位主義而已:「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」?這個時候,我們特別需要這個古老的智慧祈禱詞:「神啊,求祢賜我寧靜的心,去接受我所不能改變的事;賜我勇氣,去改變我所能改變;並賜我智慧,分辨兩者的差別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