撒母耳記下 15:24~37
15:24 撒督和抬 神約櫃的利未人也一同來了,將 神的約櫃放下。亞比亞他上來,等著眾民從城裏出來過去。
15:25 王對撒督說:「你將 神的約櫃抬回城去。我若在耶和華眼前蒙恩,他必使我回來,再見約櫃和他的居所。
15:26 倘若他說:『我不喜悅你』,看哪,我在這裏,願他憑自己的意旨待我!」
15:27 王又對祭司撒督說:「你不是先見嗎?你可以安然回城;你兒子亞希瑪斯和亞比亞他的兒子約拿單都可以與你同去。
15:28 我在曠野的渡口那裏等你們報信給我。」
15:29 於是撒督和亞比亞他將 神的約櫃抬回耶路撒冷,他們就住在那裏。
15:30 大衛蒙頭赤腳上橄欖山,一面上一面哭。跟隨他的人也都蒙頭哭著上去;
15:31 有人告訴大衛說:「亞希多弗也在叛黨之中,隨從押沙龍。」大衛禱告說:「耶和華啊,求你使亞希多弗的計謀變為愚拙!」
15:32 大衛到了山頂、敬拜 神的地方,見亞基人戶篩,衣服撕裂,頭蒙灰塵來迎接他。
15:33 大衛對他說:「你若與我同去,必累贅我;
15:34 你若回城去,對押沙龍說:『王啊,我願作你的僕人;我向來作你父親的僕人,現在我也照樣作你的僕人。』這樣,你就可以為我破壞亞希多弗的計謀。
15:35 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豈不都在那裏嗎?你在王宮裏聽見甚麼,就要告訴祭司撒督和亞比亞他。
15:36 撒督的兒子亞希瑪斯,亞比亞他的兒子約拿單,也都在那裏。凡你們所聽見的可以託這二人來報告我。」
15:37 於是,大衛的朋友戶篩進了城;押沙龍也進了耶路撒冷。
1. 經文3遍
2. 今天默想經文
撒下 15:25 王對撒督說:你將 神的約櫃抬回城去。我若在耶和華眼前蒙恩,他必使我回來,再見約櫃和他的居所。
15:26 倘若他說:我不喜悅你』,看哪,我在這裏,願他憑自己的意旨待我!
15:31 有人告訴大衛說:亞希多弗也在叛黨之中,隨從押沙龍。大衛禱告說:耶和華啊,求你使亞希多弗的計謀變為愚拙!
3. 默想分享
(1)在逃亡的過程中,大衛做了幾件重要的決定:
一、v24~29把約櫃與二位祭司長遣回押沙龍身邊。
二、v30~37把戶篩也遣回押沙龍身邊,為要破壞亞希多弗的計謀。
v24「撒督、亞比亞他」是兩位祭司長,他們年輕時就和大衛一起在曠野逃亡,現在和大衛一樣都老了。但他們都清楚地知道大衛是神的受膏者,所以情願放棄安逸的生活,跟隨大衛再度逃往曠野。v27~29大衛將他們遣回耶路撒冷,一方面是運回約櫃,一方面是作為將來的內應。
v25 ~26大衛費盡一番工夫,好不容易才將失落己久的約櫃運回耶路撒冷,在逃亡時也帶著約櫃與祭司一起逃走,可能在大衛的心裏,約櫃與祭司都是象徵神的同在,大衛看重神的同在超過一切。但在這個時候,大衛可能想通了,重點不是勉強神要站在他那一邊,而是讓神決定神的旨意為何?約櫃不能完全代替神的同在,而是神的旨意才是一切的重點。於是大衛運回約櫃,也象徵了將自己的生命與前途交託給神—「我若在耶和華眼前蒙恩,他必使我回來,再見約櫃和他的居所。倘若他說:我不喜悅你,看哪,我在這裏,願他憑自己的意旨待我!」我個人覺得,大衛在逃亡時反而表現出他的靈性是甦醒與合神心意的,卻反而在當王安逸時經常處在靈性昏暗墮落的光景中。
(2)v30 「大衛蒙頭赤腳上橄欖山,一面上一面哭。跟隨他的人也都蒙頭哭著上去。」《活潑的生命》—「這畫面讓人想起了被強暴的她瑪(13:19),暗示大衛此刻所經歷的苦難,肇始於當初大衛沒有按著公義,懲處暗嫩所犯下的性暴力罪行。」
v31當大衛聽到「亞希多弗也在叛黨之中,隨從押沙龍。」其實大衛是十分擔心的,因為這亞希多弗是非常聰明的謀士,過去幫助他,如今站在對立面,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對手。大衛在詩篇中為此不斷的禱告:「不料是你;你原與我平等,是我的同伴,是我知已的朋友。」(詩55:13)、,向大衛「以惡報善,以恨報愛」(詩109:5),因此大衛呼求神:「求祢把我隱藏,使我脫離作惡之人的暗謀和作孽之人的擾亂。」(詩64:2)、「耶和華啊,求你使亞希多弗的計謀變為愚拙!」(v31)。沒想到大衛才剛禱告完,就看到「亞基人戶篩」(v32)來迎接自己,他的禱告立刻蒙神應允了。—參《聖經綜合解讀》
v32「亞基人戶篩」是大衛的朋友(代上27:33),他本來想要追隨大衛,被大衛勸回押沙龍身邊,藉此「破壞亞希多弗的計謀」(v34)。又加上二位祭司與祭司的兒子都在一起,成為內應,後來果然幫助大衛奪回政權。所以我們看見,大衛禱告之後,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,人還是需要盡上自己的本分與努力,然後把一切的結果交託給神掌權治理。神興起祭司、戶篩以及跟隨大衛的迦特600人,都是神的恩典與憐憫,也是神垂聽大衛禱告的回應。神的重點不是於毀滅,而在於管教,凡謙卑悔改的人,神必留存恩典與憐憫永存。
4. 今天的回應
大衛在當王時經常靈性昏暗墮落,卻在逃亡與苦難中靈性甦醒並能合神心意。雖然這就是人性的軟弱,但是我們若能記取教訓,不管得時不得時,隨時隨地我們總是一心敬畏神、歸向神、專心跟隨主,相信我們就能減少吃不必要的苦,少受不必要的管教—「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,好叫我們得着智慧的心。」(詩90:12)、「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,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。」(詩90:1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