撒母耳記下 2:1~11
2:1 此後,大衛問耶和華說:「我上猶大的一個城去可以嗎?」耶和華說:「可以。」大衛說:「我上哪一個城去呢?」耶和華說:「上希伯崙去。」
2:2 於是大衛和他的兩個妻─一個是耶斯列人亞希暖,一個是作過迦密人拿八妻的亞比該─都上那裏去了。
2:3 大衛也將跟隨他的人和他們各人的眷屬一同帶上去,住在希伯崙的城邑中。
2:4 猶大人來到希伯崙,在那裏膏大衛作猶大家的王。有人告訴大衛說:「葬埋掃羅的是基列‧雅比人。」
2:5 大衛就差人去見基列‧雅比人,對他們說:「你們厚待你們的主─掃羅,將他葬埋。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們!
2:6 你們既行了這事,願耶和華以慈愛誠實待你們,我也要為此厚待你們。
2:7 現在你們的主─掃羅死了,猶大家已經膏我作他們的王,所以你們要剛強奮勇。」
2:8 掃羅的元帥尼珥的兒子押尼珥,曾將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帶過河,到瑪哈念,
2:9 立他作王,治理基列、亞書利、耶斯列、以法蓮、便雅憫,和以色列眾人。
2:10 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登基的時候年四十歲,作以色列王二年;惟獨猶大家歸從大衛。
2:11 大衛在希伯崙作猶大家的王,共七年零六個月。

 

 

1.  經文3遍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撒下 2:6 你們既行了這事,願耶和華以慈愛誠實待你們,我也要為此厚待你們。
2:7 現在你們的主─掃羅死了,猶大家已經膏我作他們的王,所以你們要剛強奮勇。

 

3. 默想分享
(1)掃羅死後,這時候人民渴望找到一個領袖,於是「天天有人來幫助大衛,以致成了大軍,如神的軍一樣。」(代上12:22)大衛沒有理由再繼續留在洗革拉了,但他也沒有自作主張,而是「求問神的旨意」—「我上猶大的一個城去可以嗎?」耶和華說:「可以。」大衛說:「我上哪一個城去呢?」耶和華說:「上希伯崙去。」(v1)這裏大衛問的很詳細:一、可不可以?二、去那裏?這是大衛謙卑的記號,也是他一生重大決定的寫照,就是經常求問神,因為他知道「唯有神才是萬王之王,萬主之主」,在他要學習當一個稱職的君王之前,他必須持守謙卑不斷在神的面前學習當一個忠心的僕人。

神指示他的地方是猶大的希伯崙,「希伯侖」位於耶路撒冷南方,位於猶大支派產業的中心地帶。亞伯拉罕曾在此為神築壇,迦勒曾得這地為業。如今希伯崙是逃城之一,是祭司聚居城市之一,也是以色列最高的城邑。v4大衛在希伯崙期間,獲得了猶大支派的支持,被立為「猶大人的王」。

當大衛聽到「葬埋掃羅的是基列‧雅比人」(v4),其實「基列·雅比」位於約旦河東,是在伊施波設作王的「瑪哈念」(v8)附近,因為掃羅當年對他們有恩,所以向來基列·雅比人一直是掃羅家的忠實支持者。但是此時大衛並沒有因為他們不傾向支持自己而心生猜疑嫉妒,v5~7反而主動感謝他們對神的受膏者掃羅的忠心(v5),勉勵他們在艱難中「要剛強奮勇」(v7);並且主動宣告要成為神施恩厚待他們的器皿(v6),而不是把是否歸順自己作為前提條件。大衛的心胸寬大對比掃羅的「雞腸鳥肚」,形成強烈的對比。

(2)v8~11掃羅雖然死了,但家族中還有掃羅的兒子「伊施波設」。「押尼珥」(v8)是掃羅的堂兄弟,也是軍隊的元帥。他表面上支持伊施波設繼任成為以色列的王,把他帶到「瑪哈念」(v8)立王,這是以色列民族第一次的分裂。押尼珥明知神已經立大衛為王,但卻出於私心,眷戀兵權實權,把伊施波設當作傀儡掌控,其實是鞏固自己的權位。只是,人的籌算沒有神的祝福,終不長久。「伊施波設登基的時候年四十歲,作以色列王二年;大衛在希伯崙作猶大家的王,共七年零六個月。」(v10~11)同時大衛曾應許要以「慈愛誠實」恩待掃羅的子孫(撒上24:20~22),他也確實遵守了這個諾言。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如果我們後來繼續看大衛的生命,他雖然可以說是「常勝將軍」了—「大衛殺死萬萬」,但是他卻始終保持一個「在神面前謙卑」的態度。包括上次追趕亞瑪力人,這次要回到猶大去,以及未來還有幾次,大衛總是「放下自我」、「放下驕傲」,他總是問上帝二個問題:一、我能不能做?二、要怎麼做?包括人生的主權,也包括面對仇敵,他是一個尋求神旨意的君王,而不像掃羅活出「自我中心」的驕傲—「我才是王」!我們理當效法大衛,一生在神面前謙卑捨己,專心尋求跟隨神,走上蒙福平安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