撒母耳記上 27:1~12
27:1 大衛心裏說:「必有一日我死在掃羅手裏,不如逃奔非利士地去。掃羅見我不在以色列的境內,就必絕望,不再尋索我;這樣我可以脫離他的手。」
27:2 於是大衛起身,和跟隨他的六百人投奔迦特王─瑪俄的兒子亞吉去了。
27:3 大衛和他的兩個妻,就是耶斯列人亞希暖和作過拿八妻的迦密人亞比該,並跟隨他的人,連各人的眷屬,都住在迦特的亞吉那裏。
27:4 有人告訴掃羅說:「大衛逃到迦特。」掃羅就不再尋索他了。
27:5 大衛對亞吉說:「我若在你眼前蒙恩,求你在京外的城邑中賜我一個地方居住。僕人何必與王同住京都呢?」
27:6 當日亞吉將洗革拉賜給他,因此洗革拉屬猶大王,直到今日。
27:7 大衛在非利士地住了一年零四個月。
27:8 大衛和跟隨他的人上去,侵奪基述人、基色人、亞瑪力人之地。這幾族歷來住在那地,從書珥直到埃及。
27:9 大衛擊殺那地的人,無論男女都沒有留下一個,又奪獲牛、羊、駱駝、驢,並衣服,回來見亞吉。
27:10 亞吉說:「你們今日侵奪了甚麼地方呢?」大衛說:「侵奪了猶大的南方、耶拉篾的南方、基尼的南方。」
27:11 無論男女,大衛沒有留下一個帶到迦特來。他說:「恐怕他們將我們的事告訴人,說大衛住在非利士地的時候常常這樣行。」
27:12 亞吉信了大衛,心裏說:「大衛使本族以色列人憎惡他,所以他必永遠作我的僕人了。
1. 經文3遍
2. 今天默想經文
撒上 27:1 大衛心裏說:必有一日我死在掃羅手裏,不如逃奔非利士地去。掃羅見我不在以色列的境內,就必絕望,不再尋索我;這樣我可以脫離他的手。
3. 默想分享
(1)神已經二次把掃羅交在大衛手裏,證明神才是真正掌管歷史的主宰,但是大衛卻在這時候軟弱了,竟然選擇帶著妻小與跟隨的600人,前往投靠敵人非利士人迦特王亞吉。這是第二次投靠亞吉王,第一次是在撒上21章10~15節,那時候因為差點被拿而裝瘋賣傻,逃得一劫。這次卻又再一次投靠亞吉:
一、當初先知告訴大衛的是「要往猶大地去」(22:5),要在他受膏的地方作見證;但是現在大衛卻對自己說:「不如逃奔非利士地去」(v1),顯然因為是出於人的軟弱,並不合神的旨意。
二、《活潑的生命》—「沒有人願意一直處在艱苦的環境當中,大衛厭煩了逃亡與躲藏的生活。他一方面感到身心俱疲,另一方面又覺得掃羅終有一天會逮到他,因此大衛沒有求問神,就直接投奔迦特王亞吉。」我個人認為還有可能就是大衛顧念妻小與跟隨的人,不願意他們跟著大衛繼續逃亡吃苦,不得已作此決定。
三、掃羅聽見大衛投靠了亞吉,可能覺得大衛已經不能再影響自己的王位,同時也沒有必要向非利士人挑起戰爭,所以「掃羅就不再尋索他了。」(v4)大衛與跟隨的人在非利士人之地,得以暫時安頓一年零四個月(v7)。
v6「當日亞吉將洗革拉賜給他,因此洗革拉屬猶大王,直到今日。」亞吉接納了大衛,《活潑的生命》—「第一,他知道掃羅一直在追殺大衛,以為大衛億定恨惡掃羅和以色列;第二,跟隨大衛的六百勇士有其用處(僱傭軍)。」
(2)大衛住在洗革拉,其實是在猶大支派境內(書15:31),雖然現在落入非利士人手中,但仍然是神賜給猶大支派的產業。
v8 「大衛和跟隨他的人上去,侵奪基述人、基色人、亞瑪力人之地。這幾族歷來住在那地,從書珥直到埃及。」「基述人、基色人、亞瑪力人」其實都是猶大支派的敵人。當大衛襲擊這些地方的時候,並不是與猶大支派作戰,而是與侵入猶大領土的仇敵作戰。「基述人、基色人、亞瑪力人」可能都靠劫掠、遊牧為生,大衛奪取的戰利品可能是「基述人、基色人、亞瑪力人」從以色列人那裡搶來的,所以可以裝作是從猶大地奪來的帶去見亞吉。
v10 「大衛說:侵奪了猶大的南方、耶拉篾的南方、基尼的南方。」「猶大的南方」,是猶大山區以南的區域、「耶拉篾」是猶大支派希斯侖的後裔、「基尼」是摩西岳父的後裔。v9大衛又擊殺了所有的俘虜,使真相不被揭穿—「他說:恐怕他們將我們的事告訴人,說大衛住在非利士地的時候常常這樣行。」(v11)其實這一切都是大衛的小聰明,他的話模棱兩可,雖然沒有撒謊,卻也沒說實話。他靠著侵奪打劫並獻上供物,就是故意要給亞吉一個錯覺,就是他其實對亞吉沒有威脅,甚至能夠對王有益。果然「亞吉信了大衛,心裏說:「大衛使本族以色列人憎惡他,所以他必永遠作我的僕人了。」(v12)
《聖經綜合解讀》—「神的受膏者在非利士地裝作亞吉王的「僕人」,來交換虛假的平安,但裡面卻從來沒有平安過。神允許大衛「一年零四個月」(v7)活在這種沒有真平安的日子,使他清楚地認識自己的愚昧,不敢誇口自己生命的成熟。此時大衛還沒有力量去勝過自己的愚昧,還沒有力量脫離這困境:回以色列有掃羅,留在非利士天天要裝假。但神在大衛身上所要的,就是讓他認識自己的愚昧。只要他認識到了,神就不會永遠讓他陷在這種光景裡;時候到了,神的拯救的手也就伸出來了。」
4. 今天的回應
我們讀聖經,見證了大衛並不是一個「完美的人」,甚至也時常起起伏伏。聖經並不是鼓勵我們在找完美的形象(只有主耶穌),而是告訴我們活在這個短暫的世上,重點是真實的敞開自己,接受神的塑造,不斷往「成長、成聖」的道路上進步。大衛「合神心意」,不是因為他完全無瑕,而是他願意謙卑的悔改與一直接受神的塑造,以致於不斷成長漸近完全。成長是一生,也是每天的功課,絕不是一蹴可幾之事。
雖然如此,我們也應當知道真理,神的本意是希望大衛留在猶大,繼續接受神的保護與塑造;但是大衛自作聰明逃到非利士,看起來一年四個月得以休養生息,但是內心卻從來沒有真正的平安,而是不斷在靠自己的小聰明「勞苦多愁」。有時候當人自作聰明,沒有求問神的時候,看起來好像暫時解決了難處,其實也陷入「自作自受」、「自討苦吃」的苦境,到頭來沒有學會的功課,將來還是要繼續補考重學。最好還是堅持信心走跟隨神的窄門窄路,雖然看似辛苦,卻是最為穩妥與安全的道路,與屬靈同伴共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