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師記 8:10~21
8:10 那時西巴和撒慕拿,並跟隨他們的軍隊都在加各,約有一萬五千人,就是東方人全軍所剩下的;已經被殺約有十二萬拿刀的。
8:11 基甸就由挪巴和約比哈東邊,從住帳棚人的路上去,殺敗了米甸人的軍兵,因為他們坦然無懼。
8:12 西巴和撒慕拿逃跑;基甸追趕他們,捉住米甸的二王西巴和撒慕拿,驚散全軍。
8:13 約阿施的兒子基甸由希列斯坡從陣上回來,
8:14 捉住疏割的一個少年人,問他:「疏割的首領長老是誰?」他就將首領長老七十七個人的名字寫出來。
8:15 基甸到了疏割,對那裏的人說:「你們從前譏誚我說:『西巴和撒慕拿已經在你手裏,你使我們將餅給跟隨你的疲乏人嗎?』現在西巴和撒慕拿在這裏。」
8:16 於是捉住那城內的長老,用野地的荊條和枳棘責打(原文是指教)疏割人;
8:17 又拆了毗努伊勒的樓,殺了那城裏的人。
8:18 基甸問西巴和撒慕拿說:「你們在他泊山所殺的人是甚麼樣式?」回答說:「他們好像你,各人都有王子的樣式。」
8:19 基甸說:「他們是我同母的弟兄,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,你們從前若存留他們的性命,我如今就不殺你們了。」
8:20 於是對他的長子益帖說:「你起來殺他們。」但益帖因為是童子,害怕,不敢拔刀。
8:21 西巴和撒慕拿說:「你自己起來殺我們吧!因為人如何,力量也是如何。」基甸就起來,殺了西巴和撒慕拿,奪獲他們駱駝項上戴的月牙圈。
1. 經文誦讀
2. 今天默想經文
士 8:11 基甸就由挪巴和約比哈東邊,從住帳棚人的路上去,殺敗了米甸人的軍兵,因為他們坦然無懼。
3. 分享默想經文
(1)v10~12「那時西巴和撒慕拿,並跟隨他們的軍隊都在加各,約有一萬五千人,就是東方人全軍所剩下的;已經被殺約有十二萬拿刀的。」基甸與300勇士之前殺了約有12萬拿刀的敵軍,現在還剩約15000人,由西巴與撒慕拿兩個王帶隊想要逃往米甸。不管是13萬5000人,或是15000人,都是300人的百十倍,難怪疏割和毗努伊勒城裏的人不看好基甸。但是基甸與勇士靠著神的力量:「坦然無懼、驚散全軍。」《串珠聖經注釋》──「因為他們坦然無懼」應譯作「因為(米甸)軍兵毫無戒備」。
v13~17基甸打了全勝的仗凱旋歸來,生擒西巴和撒慕拿。中間途經疏割和毗努伊勒,就是先前嘲笑基甸,不將食物供給他們的二個城。基甸照著之前所說的,「捉住那城內的長老(77位長老),用野地的荊條和枳棘責打疏割人。此外,又來到毗努伊勒,拆了他們的城樓,又殺了那城裏的人。」(v16~17)對於基甸的舉動,不同的解經有正反二極的看法:
一、有人認為「基甸這樣作,是否太殘忍呢?為什麼不寬恕他們,大家既然都是猶太人,有手足之情,為什麼他們因為不肯給餅與基甸和他的戰士,就懷恨在心,報復他們?
二、也有人認為基甸的軍事行動是出於上帝的旨意,同為弟兄的疏割和毗努伊勒不但不主動幫忙,反而落井下石,他們不單是敵擋基甸,更是敵擋上帝。就像以色列人進迦南,曾經借道以東,以東本來以掃的後裔,也是以色列人的兄弟。他們拒絕幫助以色列,後來遭到上帝的審判。
(2)我覺得聖經從來不美化一個人,不管是亞伯拉罕、摩西、大衛…,乃至基甸,聖經都是忠實的呈現這個人真實的景況。即使上帝揀選他們,使用他們,都不是因為他們「夠完美」,而是神的憐憫、恩典要臨到軟弱的人身上。所以我認為,不管是基甸,或是疏割、毗努伊勒城裏的人,我們不是最終的審判官,也不必幫上帝審判。他們或有好或有壞,只有上帝能夠施行最後的審判。
v18~19這段經文看起來,米甸人之前曾經殺了基甸的兄弟,因此基甸除了遵行神的旨意,還要為家人報仇。v20~21基甸要長子益帖來執行米甸兩個王的死刑,但是益帖不敢,基甸便殺了西巴和撒慕拿。有學者認為聖經強調這件事,是反映了基甸的改變,益帖就好像基甸的寫照。起初基甸就好像益帖一樣,沒有膽,不夠信心,但當他被神使用,他完全改變過來,他不再是一個童子,而是一個成人,而且更成為以色列人的首領和士師,是神改變了基甸。v21「奪獲他們駱駝項上戴的月牙圈。」《聖經精讀本──士師記註解》── 「米甸人崇拜月神,常佩戴月牙形的裝飾品,基甸掠奪了此物,卻沒有徹底除掉,後來成為拜偶像的套索(v26、27)。
4. 今天的回應
世人都很喜歡「造神」,不斷有各樣的「造神運動」,極盡所能去美化心中的偶像。有人造的是雕刻的偶像,有人造的是「某某名人」,甚至「某某名牧」…。聖經打破我們不斷想要「造神」的欲望,顯出人都是軟弱敗壞的,上帝使用的不是「完美的人」,而是「謙卑相信、倚靠順服」的人。聖經的信心偉人,有他們順服、相信的一面,值得我們效法學習;也有他們軟弱、敗壞的一面,我們要記取教訓,引為警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