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 – 06 – 22 QT 耶利米書 18:13~23

耶利米書 18:13~23
18:13 所以,耶和華如此說:你們且往各國訪問,有誰聽見這樣的事?以色列民(原文是處女)行了一件極可憎惡的事。
18:14 利巴嫩的雪從田野的磐石上豈能斷絕呢?從遠處流下的涼水豈能乾涸呢?
18:15 我的百姓竟忘記我,向假神燒香,使他們在所行的路上,在古道上絆跌,使他們行沒有修築的斜路,
18:16 以致他們的地令人驚駭,常常嗤笑;凡經過這地的必驚駭搖頭。
18:17 我必在仇敵面前分散他們,好像用東風吹散一樣。遭難的日子,我必以背向他們,不以面向他們。
18:18 他們就說:「來吧!我們可以設計謀害耶利米;因為我們有祭司講律法,智慧人設謀略,先知說預言,都不能斷絕。來吧!我們可以用舌頭擊打他,不要理會他的一切話。」
18:19 耶和華啊,求你理會我,且聽那些與我爭競之人的話。
18:20 豈可以惡報善呢?他們竟挖坑要害我的性命!求你記念我怎樣站在你面前為他們代求,要使你的忿怒向他們轉消。
18:21 故此,願你將他們的兒女交與饑荒和刀劍;願他們的妻無子,且作寡婦;又願他們的男人被死亡所滅,他們的少年人在陣上被刀擊殺。
18:22 你使敵軍忽然臨到他們的時候,願人聽見哀聲從他們的屋內發出;因他們挖坑要捉拿我,暗設網羅要絆我的腳。
18:23 耶和華啊,他們要殺我的那一切計謀,你都知道。不要赦免他們的罪孽,也不要從你面前塗抹他們的罪惡,要叫他們在你面前跌倒;願你發怒的時候罰辦他們。

 

 

1. 經文誦讀

 

2. 今天默想經文
耶 18:19 耶和華啊,求你理會我,且聽那些與我爭競之人的話。

 

3. 分享默想經文
(1)v13~17上帝要耶利米去問以色列人:「你們且往各國訪問,有誰聽見這樣的事?」什麼事?就是以色列竟然離棄與他們立約、引導他們、供養他們、保護他們的上帝;就好像處女離棄丈夫犯了淫亂一樣。v14意思是在講利巴嫩的水,在高地水源的地方不會斷的,是源源不絕的;可是以色列人對上帝的忠實卻常常乾涸。那我們也是常常乾,上帝給我們活水的泉源,我們還把他弄乾了,就更罪大惡極了。v15「我的百姓竟忘記我」,選擇走一條絆跌沒有修築的斜路,以致於上帝與他們作對,在仇敵面前分散他們,好像用東風吹散一樣。「遭難的日子,我必以背向他們,不以面向他們。」這是因為以色列民先背向他們的上帝,以致於上帝審判的日子掩面不顧他們。

v18「他們就說:「來吧!我們可以設計謀害耶利米;因為我們有祭司講律法,智慧人設謀略,先知說預言,都不能斷絕。來吧!我們可以用舌頭擊打他,不要理會他的一切話。」這讓我想到今天台灣有很多名嘴,在政治界、經濟界、學術界,甚至宗教界,都有很多的名嘴。名嘴的背後就是一群群的粉絲,以及帶來的名利經濟利益。我相信耶利米肯定不是名嘴,因為他被呼召只為了服事一位神、討好一位神,甚至不惜與所有的政治宗教領袖敵對。「我們有祭司講律法,智慧人設謀略,先知說預言」可悲的是這些祭司、智慧人、先知原來都應該服事神的,卻轉去討好世人,為自己貪圖虛浮的榮耀,甚至不惜敵擋神派來的真先知。耶利米不是名嘴,但是他代表的上帝卻勝過世上萬有,而且這也就足夠了。

(2)19~23又是一段咒詛詩,在大衛的詩篇中,以及耶利米也曾出現。耶利米有時候禱告求主憐憫除去百姓的禍患,但有時候卻又祈求咒詛悖逆的百姓?其實不僅是耶利米、先知、大衛如此,就是上帝有時候也一樣。有時候要興起代禱者為百姓禱告,叫百姓可以悔改免去禍患;但有時候上帝卻不要人替百姓禱告,因為祂已經不聽禱告,定意要施行審判。所以我想這有二種可能,第一種是先知受苦時情緒的發洩,我相信神也憐憫耶利米在這職份上所受的許多苦。但更有可能的是在聖靈中的啟示,就是百姓的罪孽在上帝面前已經剛硬敗壞到了極處,無可挽回,上帝定意要刑罰,也透過先知的感動說出來。不管如何,我們相信的上帝有祂自己的旨意與智慧,人不明白,但神總不會錯的。

 

4. 今天的回應
我過去跟大多數人一樣,討厭讀舊約,也不喜歡面對這樣一位感覺沒有仁慈、愛生氣,又嚴厲的上帝。其實QT久了,我反而愛上了舊約,也更認識並且接納這樣一位完整的上帝,而不是新約片面的上帝。我們很容易把上帝想像成自己的父母,愛生氣、愛處罰、喜怒無常,其實是錯誤的謊言。上帝很簡單,很容易了解,整本舊約雖然很長、故事很多,但「舊約」的內容,和「新約」的內容都一樣簡單明瞭。重點是我們不要觸犯上帝的底限,就是不要背約、毀約、否則就與神和神的國隔絕無分。在神的約定裏面,我們擁有神天父的愛、供應、保護、引導、包括神自己。但在神的約定以外,我們面對的就是神公義的忿怒與審判。信主受洗,就是幫助我們悔改進入新約的約定裏面。這約定就是我們要放棄老我的自我中心,承認並且聽從生命中至高的主權,就是天父的權柄。當然更進一步的,就是天父想要陶塑我們活出基督的性情。明白這一點,整本聖經也就能夠一以貫之了。